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公子行

唐代刘希夷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
绿波荡漾玉为砂,青云离披锦作霞。
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
此日遨游邀美女,此时歌舞入娼家。
娼家美女郁金香,飞来飞去公子傍。
的的珠帘白日映,娥娥玉颜红粉妆。
花际徘徊双蛱蝶,池边顾步两鸳鸯。
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与君相向转相亲,与君双栖共一身。
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
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公子 艺妓 恋情

鉴赏

  “天津桥”在洛阳西南洛水上,是唐人春游最繁华的景点之一。刘希夷此诗从天津桥写起,因为天津桥下洛水是清澈的,春来尤其碧绿可爱。诗中“阳春水”的铸辞,引人入胜。与“天津桥下阳春水”对举的,是“天津桥上繁华子”,即纨绔公子——青春年少的人。以下略写马嘶入云以见兴致后,就巧妙地将春水与少年,揉合于倒影的描写:“人影动摇绿波里。”

  意象飘逸,如镜花水月之虚幻。这种梦幻般的色彩,对诗中所写的快乐短暂的人生,起到点染之功。紧接写水中(或岸上)的砂,和倒映水中的云霞,以陪衬人影。词藻华丽,分别融合化用了“始镜底以如玉,终积岸而成沙”(谢灵运)的赋句和“(锦)文似云霞”(《拾遗记》)的文句,又以顶针的辞格衔接上文,意象、

  

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红窗听

清代龚翔麟

滑簟横陈金带枕。春梦窄、见日高还寝。蜃窗过雨蘋飙迅,被万荷喧醒。

才傍圆冰匀媚粉。因郎劝、又中卯酒,瞢腾难定。翠帱重展,任蝉云不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答滑守梅龙图重阳惠酒二阕 其一

宋代韩琦

芳醇盈榼副风骚,慰我漳滨病拥旄。把菊不同陶令喜,白衣人只送香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正月廿四日会佩之于牛屯山庄次韵

明代谢迁

粗粝盘餐愧客筵,熹微晴日蚤春天。画屏影落前岩树,玉佩声分别涧泉。

云载鹤还添暮景,雨催蛙动报丰年。杖藜无惜频来往,老去溪山转觉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愁吟

明代李昱

乾坤虽浩荡,无处着愁身。早识文章误,甘于杯酒亲。

野花他自好,江燕肯来频。笑从狂客镜,犹誇黑发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李伯承 其二

明代欧大任

南谯父老拥旌游,杯底黄河百折流。落日离骚君莫读,浮云那似楚江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园中课小童芟草移石

清代方振

早知穷有命,底事逐征尘。此日濠梁意,几年湖海身。

草除遮路棘,石露隔帘皴。拟待重阳问,黄花莫笑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葺小园二首

宋代苏轼

短竹萧萧倚北墙,斩茅披棘见幽芳。
使君尚许分池绿,邻舍何妨借树凉。
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烦莺舌奏铿锵。
身闲酒美谁来劝,坐看花光照水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五

宋代周紫芝

人命甚脆弱,百岁良逡巡。日月不可恃,齿发宁长新。

但恐㰦欠间,二首仍六身。尘冠急须弹,荷佩便可纫。

愿言同耦耕,永继沮溺尘。会看此水头,有人行问津。

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