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唐代李商隐

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
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
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
日晚鹂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是在哪个时代契芯部落来到了阴陵,世世代代为朝廷效力,在青史上留下英名。
雪压千帐的寒夜营前的大旗迎风飘卷,军情紧急的清晨,传书的军骑越河踏冰。
西蕃的男儿背负着小孩来青冢归附,北狄的姑娘用瓦壶盛酒到白登劳军。
在黄昏时节你来到碎鸟鹈泉边打猎,路上的行人远远就认出你这位郅都鹰。

注释
蔚州:今山西灵丘县。契蓝使君:蔚州刺史契苏通。诗题下作者自注:“使君远祖,国初功臣也。”契芯通是铁勒族契蕊部落人,贞观六年,契蕊通五世祖契芯何力,率部归顺唐王朝,以后又立有大功,封凉国公。
阴陵:阴山

创作背景

  会昌三年(843),大唐军队破回鹘于黑山。契蓝通奉诏赴天德(现在的河套地区),故义山由诗送之。   

参考资料:

1、 吕来好编著.古代送别诗词三百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09:第152页

赏析

  这首送别契瑟通出征的诗,以“奕世勤王”为中心,历叙契葱部落内附后与唐朝廷的友好关系,表彰契菇氏历代勤王的功绩及其对促进北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作用,

  首联用设问起手,总叙铁勒部落归附唐王朝和为朝廷效力的历史:“奕世勤王国史称”,这是朝廷对契瑟一门的评价,也表达了诗人的赞誉之情。

  颔联二句的大意说,在雪盖千帐的寒夜,掩旗突袭敌军,在冰封河流的早晨,率兵涉冰飞越:写的是契菇通五世祖契葱何力当年勤王的事迹:这里诗人虚拟铺排,选择早晨、夜晚两个典型时间,掩旗夜袭和朝飞冰河两个典型场面,着力强调契菇骑兵行动的迅急和作战的神勇。诗人强调这点有其现实意义:因为当时诸藩镇口称勤王,却多拥兵自重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恭题理斋年伯爱吟草 其三

清代戴璐

马革平生志已偿,招魂何路向蛮方。桐乡父老还流涕,岁岁传芭酹桂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父词一十八首。延寿

唐代吕岩

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启还扃。
长如此,过平生,且把阴阳子细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问此心呈诸老伴

唐代白居易

朝问此心何所思,暮问此心何所为。不入公门慵敛手,
不看人面免低眉。居士室间眠得所,少年场上饮非宜。
闲谈亹亹留诸老,美酝徐徐进一卮。心未曾求过分事,
身常少有不安时。此心除自谋身外,更问其馀尽不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我策我马寄王介甫 其二

宋代王令

我策我马将安求,人之悠悠谁适谋,言东之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 题巫峡云涛图用王国器韵

元代苏大年

烟外斜阳,云中远岫。翠眉轻补胭脂漏。回波都是断肠声,断肠更听哀猿吼。

暮雨凝愁,朝云殢酒。余怀远寄湓江口。世间木石本无情,如何也似离人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 题熊伯宜藏梅花卷子

元代张翥

记西湖、水边曾见,查牙老树如此。冰痕冷沁苔枝雪,的皪数花才试。

天也似。爱玉质、清高不久闲红紫。孤山处士。总赋得招魂,烟荒雨暗,寂寞抱香死。

春风笔,休忆深宫旧事。添人多恨多思。墨池雪岭三生梦,唤起缟衣仙子。

仍独自。伴瘦影、黄昏和月窥窗纸。声声字字。写不尽江南,闲愁万斛,诉与绿衣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梁冬夜

明代谢榛

坐啸南楼夜,孤灯客思长。
人吹五更笛,月照万家霜。
归计身多病,生涯鬓易苍。
征鸿向何许,春意遍湖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 其二 霅川溪亭

宋代吴潜

皎月亦长有,今夜独娟娟。浮云万里收尽,人在水晶奁。

矫首银河澄澈,搔首金风浩荡,毛发亦冷然。宇宙能空阔,磨蚁正回旋。

倩渔翁,撑舴艋,柳阴边。垂纶下饵,须臾钓得两三鲜。

唤客烹鱼酾酒,伴我高吟长啸,烂醉即佳眠。何用骖鸾去,已是地行仙。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