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唐代李商隐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偷桃窃药是两件美事,可惜难两全。玉阳碧城十二楼,曾经幽禁过彩蟾。
本来我应跟三位美女,一起欣赏月光团圈。那华阳观玉楼,仍然像透明的水精帘。

注释
宋华阳姊妹:作者在玉阳山学道时暗恋的宋华阳姊妹,均是女道士。
偷桃:道教传说,谣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曾三次偷食,被谪降人间。窃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嫦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十二城:亦作十二楼、十二层城,道教传为仙人居处,此借指道观。彩蟾: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因借以指月,此指代宋华阳姊妹。
三英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八年(834),李商隐到玉阳山去“学仙”,约为四年,这时结识了女道士宋华阳姊妹,也可能因此产生了恋情。诗人早已向宋华阳姊妹发出过自己情爱的信息,但始终未收到宋氏姊妹返回消息,当然诗人仍存有幻想,实现自己的情感愿望,于是在“月夜”重寄自己的相思,因而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 陆坚.中华中秋月亮诗词品读: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232-233

赏析

  首两句是诗人心中发出的感喟,一种深情的阻隔,即使近在咫尺,也形同天涯,可望而不可即。先引用两个典故来喻意,一是用嫦娥偷灵药得仙人月,来喻宋氏姊妹已飞升成仙,一是用东方朔三次偷王母蟠桃事来喻诗人自己,作者说:但仙、凡两境界,“事难兼”啊,今夜我只能望着高楼,“彩蟾”被锁在深阁,城关重重,哪能相见呢?这两句中“兼”与“锁”两词写出了人间种种阻隔,心愿与现实总是相违,在情爱生活中同样如此,对诗人而言,人间无形阻难感受更深了。

  后两句点出“月夜”,诗人此时此景的想像与感受应是如此的:在这明月皎洁,月光如银,安详宁静的夜晚是多么好的时光啊,如果我们三人相聚于山水亭角之间,开怀言志,情感交触,共赏明月,然而这仅是一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宋代吴文英

屋下半流水,屋上几青山。当心千顷明镜,入座玉光寒。云起南峰未雨,云敛北峰初霁,健笔写青天。俯瞰古城堞,不碍小阑干。
绣鞍马,软红路,乍回班。层梯影转亭午,信手展缃编。残照游船收尽,新月画帘才卷,人在翠壶间。天际笛声起,尘世夜漫漫。
登高 写景 抒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舟成约庵期与诸公同泛诗以速之

明代顾清

兰访新成着钓纶,肩舆从此事平分。云山到处天开画,风水有时川会文。

内史空留三泖宅,鸱夷终策五湖勋。高秋一曲凌波调,不是閒人未许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二马图

元代仇远

平生自比九方臯,牝牡骊黄骨相高。
寄语金台求骏者,精神元不在皮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哀宫保九峰翁 其二

明代林俊

倦客平陵赋茧窝,到门黄纸重如何。勉随星使瞻云日,却忆山人就薜萝。

梦易巳凭占数尽,启衾真自觉心多。景仁君实肝肠话,老泪溪头洒逝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韩伯声令宣化 其一

明代张萱

已翥云间舄,今乘海上桴。为儒称信史,作吏得名区。

野色浮葭菼,秋声到蟪蛄。悬知下车日,紫气满苍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四皓

明代林俊

一夜仙风吹紫芝,道人同是出山时。从今莫道安刘事,主圣臣贤正作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岱山岩访陈世德光同年

宋代朱熹

一钱一剑出新州,五柳凭谁添酒筹。岱壑何嫌松共老,碧波偏向桂招游。

不为身后百年计,自是人间第一流。我欲门前张雀网,先将车辙到山头。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