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随师东

唐代李商隐

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斗心。
军令未闻诛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
但须鸑鷟巢阿阁,岂假鸱鸮在泮林。
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潮廷滥施厚赏收买诸将,中原的财富几乎搜利光。
诸离亮斩马谡军令不见,谎报杀死孙歆以邀厚赏。
只要是贤臣在朝来执政,怎能让藩镇割据逞凶狂。
沧州景州地区战云密布,枯骨已成堆肃杀又荒凉。

注释
师:军队。
东征:指讨伐叛将李同捷的战争。日调:每天征调。万黄金:形容征调财物之多。
几竭中原:几乎竭尽中原的财富。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买斗心:指用犒赏来收买、换取将士们的斗志。
马谡(Sù):三国时蜀国将领。228年

创作背景

  大和三年(829)才初步平定。这年十一月,李商隐应聘为天平军节度使巡官,随同节度使令狐楚赴郓州(今山东郭城),沿途目睹了战乱后的破败景象,写了这首诗。因诗人是由洛阳去郡城,所以题为“随师东”。写这首诗的时侯,诗人年仅十七岁。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99-102

赏析

  诗的头两句写唐王朝政策失误。唐朝廷为了抵御藩镇,养了大量的军队,加重搜刮财物作军费,百姓痛苦不堪。唐朝廷对军费的开支很不得当,不是用它训练军队、加强军事设施,而是用它滥施赏赐买取官兵的斗志,结果是得不偿失。诗人在这里批评了朝廷对平定叛乱的战争缺乏有效的措施。三、四句写军纪败坏。朝廷威令不行,一味推行厚赂将领的政策,使得将领们对任意违反军令的人不依法严惩,只知道虚报战功,借以得到厚赏。《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大和二年》记载:“时河南、北诸军讨同捷,久未成功。每有小胜,则虚张首虏以邀厚赏。”

  五、六句写藩镇割据得以存在的原因。唐王朝的腐朽政治,自安史之乱以后,不曾有改善。在朝廷,宦官擅权的局面进一步发展,他们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游

清代陈忠平

雨罅微晴宜小游,轻衣快履柳风柔。一行碧影闲过雁,数点白烟慵起鸥。

吹浪鱼儿网难尽,趁潮艇子棹何悠。最怜野草佔春满,寸地不容人种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得华侍御书,闻巴中卧病(一作疾)

唐代钱起

芳信来相续,同心远更亲。数重云外树,不隔眼中人。
梦寐花骢色,相思黄鸟春。更闻公干病,一夜二毛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越女词其二

唐代李白

吴儿多白皙。
好为荡舟剧。
卖眼掷春心。
折花调行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陈师道

初雪已覆地,晚风仍积威。
木鸣端自语,鸟起不成飞。
寒巷闻惊犬,邻家有夜归。
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金河感怀

元代赵秉文

金山今夜月,辽水一尊同。雁影不复北,马蹄犹向东。

山川新战血,宇宙旧飘蓬。扰扰馀生事,愁来醉眼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李聪峦 其二

明代申佳允

孝廉船泊藕华滨,醉眼横看捧檄人。五色虹霓龙剑气,十年风雨建章春。

浮云碣石金茎瑞,池草寒塘玉树新。落落中原吾辈在,花砖睥睨绿莎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兴 其一

清代李联琇

劳久思一间,间来即生懒。观书亦云适,胡为卧持卷。

一叶未及翻,颓然合双眼。睡味与书味,酝酿十分满。

不知春昼沈,花阴渐斜转。卷从手中堕,枕低恣蹂践。

有如带宿酲,软饱浪抛盏。觉来闻书声,童塾课方展。

何以导儿曹,此生太偃蹇。旁人谬相谓,高卧非荒湎。

梦中岂得句,呓语兴不浅。走觅南邻伴,斋扉反扃钥。

春晴谁不出,我亦一登阁。面城无街市,旷远横溪彴。

倚槛数行人,茫不辨老弱。转为行人窥,仰指且前却。

足未入官府,讶见此乘鹤。庾亮多宾僚,是否官同乐。

相望渺千里,遥情未容度。何处暮苍然,一绳纸鸢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后资政侍郎西湖宴集偶书

宋代梅尧臣

潭心不冻处,雁鹜自相依。积雪正无际,因风忽起飞。

初惊如避弋,复下信忘机。偶得从公饮,聊书此景归。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