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泽

唐代李商隐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悲风萧瑟吹拂着梦泽地区衰枯的白茅草,楚灵王荒淫无道葬送了如花似玉的娇娆。
谁也不知道能为楚王献舞的宫女有多少?她们费尽心机忍饥挨饿就为了拥有纤腰!

注释
梦泽:楚地有云、梦二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现今为洞庭湖一带。
悲风:一说为秋季。一说为春夏之交,白茅花开之季。白茅:生于湖畔的白色茅草。周时楚国每年向周天子进贡包茅,以供祭祀时滤酒用。李商隐过楚地,故言楚物,另有一说是白茅象征着女性。
楚王:楚灵王,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荒淫无道之君。娇:对美女的称谓,这里指楚国宫女。
虚:白白

赏析

  李商隐此诗是一首咏史诗。

  首先,开头的一句“梦泽悲风动白茅”写出了梦泽的荒凉景象。放眼望去,梦泽此地为一片茫茫的湖泽荒野。旷野上的秋风,吹动梦泽上连天的白茅,发出萧萧悲声。这旷远迷茫、充满悲凉萧杀气氛的景象,本来就很容易引发怀古伤今的情感。加上这一带原是楚国旧地,眼前的茫茫白茅又和历史上楚国向周天子贡包茅的故事有某种意念上的关联,于是为下一句诗做了铺垫。

  第二句“楚王葬尽满城娇”则道出了诗人所想,诗人由此荒凉的景色回忆起一连串楚国旧事,最熟悉的莫过于楚宫细腰的故事。楚灵王好细腰,先秦两汉典籍中多有记载。但李商隐此诗却把范围却由“宫中”扩展到“满城”,为害的程度也由“多饿死”变成“葬尽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作者离开桂州北归,在湖南观察使李回幕中短期逗留,秋初继续出发,途经梦泽。梦泽此地在春秋时期是楚国属地,当时楚宫是一片轻歌曼舞的盛况,而现今看到的却是荒原上茅草在悲风中颤动,满目肃杀凄凉景象。对比之下,作者不由感概万分,遂写下此诗。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99-200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贺左丞萧舍人诗

南北朝江总

輶轩通八表。
旌节骛三秦。
听歌酬敏对。
继好伫行人。
贺生思沉郁。
萧弟学纷纶。
共有笔端誉。
皆为席上珍。
离羣徒悄悄。
征旅日駪駪。
黄河分太史。
一曲悲千里。
海内平生亲。
中朝流寓士。
痛哉悯梁祚。
于焉三十祀。
钟仪絷不归。
盛宪悲何已。
陇头心断绝。
尔为参生死。
回首望长安。
犹如蜀道难。
函关分地轴。
华岳接天坛。
行旜方境逝。
去棹舣江干。
芦花霜外白。
枫叶水前丹。
翔鸥方怯冻。
落鴈不胜弹。
辉辉盛王道。
时务婴疲老。
九流倦耳目。
十年变怀抱。
何以敦歧路。
凄然缀辞藻。
江南有桂枝。
塞北无萱草。
斗酒未为别。
垂堂深自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乞雨禅师临遇南游

唐代曹松

活得枯樵耕者知,巡方又欲向天涯。珠穿闽国菩提子,
杖把灵峰榔栗枝。春藓任封降虎石,夜雷从傍养龙池。
生缘在地南浮去,自此孤云不可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雪窦足首座

宋代释智愚

光芒曾不著纤埃,拂拭磨砻心已灰。秋夜不禁猿啸月,与谁同上妙高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 对雪忆亡女

明代沈宜修

疏梅香吐西阑曲。娟娟一片潇湘绿。白雪绕庭飞。彤云接树低。

谢娘何处去。辜负因风句。莫把旧诗看。空怜花正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明代刘黄裳

车骑关头石片片,回风卷地击人面。
不平之色我自知,一生空读英雄传。
马挝睚眦壮气销,路逢男子囊大刀。
仓卒之间动人目,已见杀气千尺高。
银碗头盔两马驮,熊腰稳坐白鼻骡。
飞英飒飒紫须短,高准棱棱赤星满。
大白翎饬箭尾长,双鞬绣插兰觔挽。
不言我即借刀观,龙气荧荧横玉鞍。
丈五金环入手滑,斜势入海上弦月。
光铓澹澹照见人,健卒几头背迟发。
我为据鞍一问之,旋近马首前致辞。
义概谦恭道名字,自言邺下材官儿。
十五学刀向侠场,劈山断牛刀不伤。
二十比试任父职,趋役军府空仓徨。
茸茸此生二十五,功名不建黄龙府。
今年抚台檄点兵,两班皆作防秋行。
主将给我兵三千,今往密云前备边。
我闻此语长叹息,下马殷勤如故识。
细观非但骁猛人,雅毅深沉具胆力。
庙堂握算计太疏,开府畴边谋叵测。
古来此辈称神物,百万之中不一得。
何有天将不知御,远戍渔阳从此去。
草中猫虎俱不分,亦复排边同一处。
王郎王郎莫泪潸,我亦南归尔度关。
倾盖意气竭漳水,平生交结轻泰山。
各把猿肱意更亲,早晚自爱英雄身。
云龙风虎知有会,丹青图画红麒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张赵二相三首

宋代胡寅

河出昆仑墟,江出岷山底。
涵涵受百渎。滚滚经万里。
水惟准之平,而德鉴之比。
离堆与砥柱,何事中流起。
坐令平者倾,复使明者滓。
臣门虽如市,臣心要如水。
勿为砥柱激,乃作天地纪。
在家而有怨,惟舜处父子。
在邦而有怨,惟旦忧室毁。
夫岂慾哉,过是非天理。
萧曹贫贱交,隙自将相起。
迄能除芥蔕,至死相推美。
彼亦何所监,覆辙有余耳。
同是秦汉人,异趣百代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久雨短句呈梦得

宋代朱松

身闲书有味,吏傲俗不亲。小窗据物表,扫尽心眼尘。

令尹垂珠玉,敲门唤行春。作意向芳物,吾车曾未巾。

愁阴入病骨,鸠妇声亦嗔。冥冥三日雨,桃李迹已陈。

空馀深枝间,一一青子新。秾芳殿春晚,犹堪慰佳辰。

酴醾晓妆靓,芍药醉脸匀。白萼簪袅袅,风卮倒粼粼。

言当呼短舞,抵掌回双颦。年来得相从,稍觉安沈沦。

岂不挂俗事,察公极清真。眼中醉乡路,风味良独醇。

流光不容玩,尺璧何足珍。漓俗益可厌,愿言勤问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苦热

清代朱福诜

我昔三年客幽冀,穷庐畏寒缩如猬。秋非我秋冬非冬,独喜炎天有爽致。

今年江南苦溽暑,草木无端被熏煮。书生偃蹇体肤漫,默塞低头汗注雨。

微风不起焦烟红,块若鱼置枯池中。穷鳞何惜升斗水,径欲上诉烦天公。

人生动觉故乡好,我居南方恨郁燠。万事转移有如此,世间初念那可保。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