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唐代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
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
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
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注解
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
顶:指帐顶。
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鉴赏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 其一 云林招游三官庙看海棠,不果行,用来韵答之

清代顾太清

正好看花天。漠漠轻阴扬柳烟。最是海棠娇太甚,跹翩。

半要人怜半自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曲歌辞。夜夜曲

唐代田娥

愁人夜独伤,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胡璪

南安建邦庾岭下,小小城池坚四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晚入五华寺

明代胡粹中

向晚寻幽寺,明霞飞远林。四山新雨歇,一径绿苔深。

松老齐僧腊,泉鸣和梵音。阶前两驯鹿,去住识禅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彭敬之四绝 其一

明代符锡

白梅既往东洲少,太守文章旧有名。百年家庆□遗稿,前辈风流尚典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山人自称十岳先有二诗见寄极国士之许千里命驾曾未淹日欲留金陵长篇见贻拂衣北首聊此和赠 其一

明代王世贞

凤鸟摩青天,片羽飞东海。却堕七尺篱,鴳目荧然改。

骊龙颔下珠,夜必吐光彩。绿醑骄欲鸣,青灯耿相待。

不谓双垂杨,果系出剡舟。野夫虽称病,为汝梳白头。

沈沈薜色夏,忽起商飙秋。特达壮士胆,未许黄金酬。

谓予九州外,当复有九州。男儿志五岳,逝将十岳游。

酒间扣所适,泰岱曾入手。马迹重云巅,鸡声浴日后。

狂扣玉女盆,中原散培塿。自揽烟霞色,语语不离口。

十岳天中外,子尚馀其九。寒暑炼玉容,去日各非有。

昔予读损益,亦复思名山。晚师维摩诘,旦夕栖衡关。

纵横千界表,乃在弹指间。笑攀青莲花,归插玉女鬟。

奚必策重踝,役役劳心颜。我语虽大佳,听之了无答。

杯酒散城烟,孤帆凌超忽。唯馀留别句,掷地金石发。

后夜倘见怀,长江弄秋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追和贾明叔侯陟明二侍郎瑞香二首

宋代王之道

深院重帘数尺墙,对花可必竟烧香。
九龄风度高难挹,举世纷纷漫笏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泊江家步无月同孟志学小酌溪上 其二

元代萨都剌

兰溪春水似蒲萄,越女如花压小槽。今夜共君溪上醉,直须溪月照宫袍。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