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167篇诗文
三教星月日,精光或相铄。识者探其真,从乳出酥酪。
么么任蛙紫,法象炳丹雘。仲氏窥甘源,欣然顶门勺。
至味中自赏,大饱无余嚼。朝疏发殽函,夕舲下伊洛。
岂伊微罪好,徇此孤臣托。罝网弥川原,那能篡寥廓。
雁序中所私,鸿冥偕足乐。世亲皈大乘,其自虽无着。
玄奘梵天来,长捷潜井络。驾言定录君,仰资太元格。
窃窥远游品,翻与思玄邈。从义兄则安,当仁尔毋却。
所虞皦皦地,象罔窃真药。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