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167篇诗文
上郡防戎切,中丞入陜遥。隼旂明晓甸,铙吹转春桥。
二月花新缀,三川雪正消。北门来寇准,西极使班超。
国仗和戎利,人传破胆谣。按图收地险,坚壁阻天骄。
礼乐钦儒将,经纶翊圣朝。长城一身是,讵数霍嫖姚。
年年必出关,耄期见筋力。诸夏如相谅,岂亦好懿德。
太公归乎来,避纣岂长策。天下之大老,举世当矜式。
以诗收人心,斯文有正色。神州论渐改,丕变未可测。
一朝获顿悟,相率销锋镝。重华生诸冯,得意行中国。
敢言时无人,救世待深识。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