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太古日巳远,转觉浮伪并。不闻金兰契,岂愿同盘盟。
浮云无定态,流水难西行。滔滔势利间,岂识韶濩声。
翻思机巧徒,明灭风前灯。闭门绝闻见,所亲惟父兄。
丈人忽来过,雅淡振轩楹。山禽竞喧呼,童稚亦欢迎。
清诗多古调,妙论超时英。富贵苟不累,贫贱孰能萦。
群贤共舒睡,万物属品评。星斗罗奇襟,风云动高情。
瞿瞿世仪表,济济古冠缨。孰知枳棘间,尚有鸾凤鸣。
鲰生寡交接,游息在村坰。偶玆观美德,夙兴当服膺。
幸托龙门赏,终期崇令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