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南令舍池台

唐代韩愈

灌池才盈五六丈,筑台不过七八尺。欲将层级压篱落,
未许波澜量斗石。规摹虽巧何足夸,景趣不远真可惜。
长令人吏远趋走,已有蛙黾助狼藉。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史邦直桥上韵

金朝李俊民

规模杜预见成功,横截长流跨彩虹。亭长莫邀来往客,须防中有夺牛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广寿堂

明代杨荣

翼翼高堂,有华其构。匪堂之华,惟以广寿。寿之脩短,实出于天。

何以广之,惟医之全。六气所干,七情所触。沈痾危亡,厥寿斯促。

念兹短折,曷由济之。圣神立教,莫切于医。猗欤韩氏,忠献之裔。

世居姑苏,民受其惠。惟公承之,荷国宠恩。典职从容,出入金门。

惟公之心,悯此抱疢。活人孔多,曾莫之靳。公既逝矣,高堂犹存。

匪公广之,有子有孙。子孙绳绳,寿者益广。积此阴功,厥报斯享。

求公之德,实在斯堂。播之咏歌,永世其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热顿凉答半溪

明代顾应祥

高木萧萧动野烟,夜堂孤坐一灯悬。新愁到枕还今夕,往事惊心又隔年。

勋业巳惭青镜里,情怀聊放绿尊前。莫嫌眼㡳炎凉变,安分随时自泰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十 晚泊溪云

明代卢龙云

鸥鸟忘机任泊浮,捲纶日暮此维舟。清溪坐对心如水,不定閒云亦共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俗念 次韵虞文靖公

明代夏言

长笑掀髯,算宇内、几人真是豪杰。同醉同醒同梦觉,踪迹电光兴灭。

六代繁华,五陵豪贵,转眼都消歇。何如勘破,一毫不与干涉。

人生底许光阴,才见春花,又早看秋月。岁岁年年开更谢,今古几番圆缺。

谁是谁非,谁清谁浊,尽付旁人说。梦回鸡唱,斗杓斜挂城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史馆学士杨亿闽中迎侍

宋代王禹偁

迎侍闽川去路长,才名官职过欧阳。
翰林贵族夸东榻,史馆清衔庆北堂。
别酒正逢寒菊绽,归舟应见早梅香。
拾遗健羡吟诗送,莫笑蹉跎两鬓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中丞张文忠公希孟谏罢灯山奏稿后

元代乃贤

才闻御史戮中台,又见灯山奏疏来。自信茅焦无死罪,独知苏轼是英材。

九门争看捐躯谏,百辟惊传拜赐回。千古救荒遗爱在,祠门犹向曲江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玲珑四犯 簟痕依竹屋体

清代姚燮

滑甚桃笙,叠八尺珊瑚,尘未容渍。展向琼铺,微砑画苔纹碎。

记否药磴春酣,沁袖角、露华浓翠。又背人,竹影侵来,荡得月魂灵水。

慢教诗妓持蝇拂,早鱼鳞、泛上秋意。湘江断梦谁寻雨,红凝半函残泪。

藕叶悄卷夜凉,认一般,愁烟难洗。让玉猧、绣闼偷眠,消受汗花香腻。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