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其二

唐代杜甫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鹡鸰。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宏农秋怀 其二

清代梦麟

楼上秋光入望多,关山极目奈愁何。二年蓬迹余孤剑,一夜霜风走大河。

古堞暮笳悲落日,乱山飞叶激颓波。故园杨柳应萧瑟,谁向章台跋马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慎夺堂

南北朝邹浩

百鍊终成绕指柔,何人劲节拟横秋。目前轩冕自来去,堂上诗书尝讲求。

风度绮疏香漠漠,月移苔砌竹幽幽。将军此意生平事,不似空言不到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萧可复隐士窈窕寻壑图

明代龚敩

绿鬓苍髯雪不侵,萧然肯与世浮沈。溪山自得烟霞趣,霄汉宁知雨露心。

涧底秋高黄独美,松根春暖茯苓深。柴桑有路无人识,竹杖芒鞋到处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岩起绿萼梅 其二

宋代李弥逊

枝上未闻睍睆,杯中初荐屠酥。谁遣云英萼绿,临风摇曳轻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物蠹

宋代周端臣

太虚运元气,万物皆凭倚。
物或有所违,气亦随而否。
肉蠹则生蟲,木蠹则生蚁。
嗟哉政亦然,于焉起奸宄。
蠹久不可为,气靡物自毁。
但得元气存,不患蠹不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鲁南陈子 其二

明代文徵明

满地干戈卒未休,吴江枫冷又惊秋。美人何处烟波渺,手把芙蓉特地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㤅伯之楚应学使张公之聘 其二

清代曹寿铭

北固金陵指掌看,吴山遥接楚云端。大江潮落孤帆急,幕府秋深万马寒。

南国文章收杞梓,美人《骚》怨问椒兰。何当重献《明光赋》,回首觚棱夜倚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暮途中即事

清代张天植

有云依北近,无雁寄南还。野阔孤烟直,村虚独树闲。

才名消岁月,穷达半关山。从古英雄迹,浮沈行路间。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