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王契,字佐卿,京兆人)

唐代杜甫

往往虽相见,飘飘愧此身。不关轻绂冕,俱是避风尘。
一别星桥夜,三移斗柄春。败亡非赤壁,奔走为黄巾。
子去何潇洒,余藏异隐沦。书成无过雁,衣故有悬鹑。
恐惧行装数,伶俜卧疾频。晓莺工迸泪,秋月解伤神。
会面嗟黧黑,含凄话苦辛。接舆还入楚,王粲不归秦。
锦里残丹灶,花溪得钓纶。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
伏柱闻周史,乘槎有汉臣。鸳鸿不易狎,龙虎未宜驯。
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浪迹同生死,无心耻贱贫。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
粗饭依他日,穷愁怪此辰。女长裁褐稳,男大卷书匀。
漰口江如练,蚕崖雪似银。名园当翠巘,野棹没青蘋.
屡喜王侯宅,时邀江海人。追随不觉晚,款曲动弥旬。
但使芝兰秀,何烦栋宇邻。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出入并鞍马,光辉参席珍。重游先主庙,更历少城闉。
石镜通幽魄,琴台隐绛唇。送终惟粪土,结爱独荆榛。
置酒高林下,观棋积水滨。区区甘累趼,稍稍息劳筋。
网聚粘圆鲫,丝繁煮细莼。长歌敲柳瘿,小睡凭藤轮。
农月须知课,田家敢忘勤。浮生难去食,良会惜清晨。
列国兵戈暗,今王德教淳。要闻除猰貐,休作画麒麟。
洗眼看轻薄,虚怀任屈伸。莫令胶漆地,万古重雷陈。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退院诗十四首 其十一

明代释函是

一山深又一山深,郢客无端未许寻。尝因衰世近名事,益见前贤远害心。

俯仰白云空万里,周遭黄叶自长林。日来渐得眠中趣,不信灵山直到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求僧

宋代释居简

不去选官来选佛,有心作佛已非真。丈夫别有翀天志,肯学佗家不正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医士乐孟杰

元代丁鹤年

越人有至鉴,明德以为基。视疾洞表里,谈笑驱三尸。

神圣不自居,托以饮上池。今人重势利,昼夜营已私。

心志先蛊惑,仁术讵能推。明哲有深诫,弗治为中医。

乐也孝廉士,天锡仁寿资。蚤岁失所怙,长怀罔极悲。

力学岐黄术,百岁奉慈闱。朱颜映华发,和气春熙熙。

因推老老意,遂及亲与知。东邻抱膏肓,西里困疮痍。

刀圭一入口,沈痼忽若遗。乐也无德色,贤声日四驰。

越人久羽化,绪言百世师。今古不二致,乐也其勉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白石塘高峰三首 其一

元代刘崧

西北群峰势最雄,云霞倒影落塘中。几年却上岩前石,坐看匡山出日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邸报

明代范景文

邸报愁抛又取看,时常痛哭总无端。朝班水火君何利,仕路风波隐亦难。

病起心犹劳念纬,才庸道只合投竿。买山欲问桃源路,何处烟霾不渺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古堂夏日漫兴八首 其三

明代钱谦贞

卷帘新月倚栏风,看到浮云世事空。黄壤几埋青鬓客,丹枝宁上白头翁。

据鞍顾主心徒壮,探笔还人技已穷。何似此间无事坐,细斟春酒摘秋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士女图为张宗大题二首 其二

明代张宁

芙蓉迎秋木樨蚤,开到黄花秋欲老。涉江人远雁来迟,零落东篱为谁好。

小娃扶幼步车轻,闻语回头心懊恼。曲房深闭绿苔生,何处寒衣月中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太祖亲封铁冠道人所授图

清代蒋湘南

九宫变而河洛出,世轨千载无真传。尼山那有闭房记,桓法融乃玄之玄。

谶始哀平未深考,亡秦者胡在其前。真人崛起有符命,唐宋国祚皆绵延。

有明太祖奋徒步,太平一桶逢周颠。得之者顺失亦顺,学穷造化闻青田。

铁冠道人更狡狯,此图画出葫芦禅。上书一榜擘窠势,垂裳而治庭之边。

下环盗贼以千数,绕墙刀槊兼戈鋋。其中有树倚山侧,一人披发枝上悬。

旁跪一人亦自绞,阴风惨日吹寒烟。事过观之易得解,当时得勿心茫然。

人言明祖如汉祖,功臣屠戮多牵连。道人惜此当讽谏,杀机或者生悲怜。

我谓阴阳乃小数,杂家曾志班孟坚。羲经十言教消息,盛衰岂有人操权。

运会下趋巧机泄,始矜私智窥先天。唐虞不为子孙计,夏商末世终歼旃。

周家历数过其卜,宝龟无凭宜弃捐。孔子修经亦修纬,坤凿度亡存者乾。

金鸡玉羊本爻象,是纬非谶须讨研。捐益三代知百世,王者必有五百年。

我持此语告天下,不读孔孟非神仙。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