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唐代杜甫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襄阳咏史 其二十一 斩蛟渚

金朝李俊民

久愤江于投水俗,近忧泉室泣珠人。到头不是池中物,血溅惊波剑有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铁崖小临海十首 其十

宋代张简

海上三神峤,尝看羽盖飘。玉虹三百尺,嘘气结成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史杂咏四卷三李文正东阳 其一

清代严遂成

经济虽然倚介夫,二公归去势终孤。横流都作抽帆计,画寝空悬负扆图。

此狱可生宜善解,斯文将坠要潜扶。保全国体知多少,识得丹心一片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洪道士山院

唐代秦系

霞外主人门不扃,数株桃树药囊青。
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姓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江楚州

宋代陈师道

濠梁初得意,阙里旧论诗。
晚岁何多难,经年始一辞。
淮人饥馑後,良吏拊循时。
欲托山阳簿,翁归不受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题

元代黄庚

一春过半近清明,点滴檐声未肯晴。
细柳细中垂绿重,残花风裹落红轻。
世间白发在公道,眼底青山不世情。
富贵倘来忙不得,人生何必苦营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

明代祝允明

回首望乡井,窅在东南隅。倦鸟不出林,胡为涉川涂。

冬半多北风,疲马不奈驱。昔行气长健,兹来感有馀。

园田苟可治,岂不怀安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

宋代陈著

白首犹堪数里行,相过一笑见山堂。
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
且借吟床娱半日,何妨归笠戴斜阳。
我来岂敢辞筋力,先陇松楸倚寺旁。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