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人觅小胡孙许寄

唐代杜甫

人说南州路,山猿树树悬。举家闻若骇,为寄小如拳。
预哂愁胡面,初调见马鞭。许求聪慧者,童稚捧应癫。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近现代王国维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抒情 心情 无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酬常循州

唐代徐夤

早年花县拜潘郎,寻忝飞鸣出桂堂。日走登天长似箭,
人同红树岂经霜。帆分南浦知离别,驾在东州更可伤。
公论一麾将塞诏,且随征令过潇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怀

宋代刘攽

幼学慕高远,读书不求解。志为逍遥游,耻以声名卖。

宁从子桑简,不愿伯夷隘。未常忧瓠落,岂复顾机械。

遁时良无闷,涉俗适得怪。但使心休休,那论行夬夬。

世涂剧坎阱,人理甚蜂虿。低颜费将迎,非意成睚眦。

铁冠喜弹画,法吏乐罥絓。洗濯出瘢痍,丹青恣描画。

抗言畏不伤,奉职谓匪懈。指擿本无瑕,销铄缘鼓韛。

群嬉更啸呼,斗巧逾狡狯。抵巇加捷翻,取必期称快。

上恩初优假,一眚犹纵解。虽蒙三面宽,未免六翮铩。

全生愧液樠,有道羡瘖瞆。失马未必悲,堕甑何足喟。

后皇物群生,大块为之噫。在盈或时亏,有支那可坏。

行苇无践履,甘棠勿剪拜。犹将采葑菲,讵有弃菅蒯。

宁当置韶濩,始欲荐任韎。厌饫椒与兰,玩惜饐而餲。

宿名守枯槁,知命遗芥蒂。猖狂蹈大方,屈服嗌若喝。

腰舟虽云慎,吹齑亦已惫。既往诚无追,有来当自戒。

萧萧鬓毛改,杳杳岁月迈。愚谋向千失,晚悟犹一洒。

龟手世絣絖,支离保针茝。鬻渡学操舟,闭肆从问卦。

念皆贤者为,亟闻古人话。有田倚江湖,往岁成亩浍。

还归岂无图,绪业颇未败。采菰仍得鱼,种榆因及薤。

小屋蔽蓬茅,大囷输精稗。逢迎具壶浆,称贷偿私债。

暑从泉流濯,寒有檐日晒。何苦事明经,区区矜地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响水桥

明代陈繗

响水桥头响水桥,苍龙高卧白云霄。半滩涌激骊珠碎,几曲潺湲凤律调。

周道南来平似砥,馀波东下直通潮。登临漫把相如笔,此去升仙竟不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四

明代区大相

中兴调燮属盐梅,丙魏同心佐帝来。白昼曹门频却扫,青霄弘阁几怜才。

岁星本合归东海,荧惑胡为掩上台。临别岂劳秋草怨,石渠桃李半新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竹寄履仁 其一

明代文徵明

西斋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尘土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邓为山

明代姚咨

移家远就古城隅,流水春来日满渠。
踪迹已同贞士隐,殷勤不废古人书。
当窗鸟语开帘后,泛几晴光洒翰初。
五十为儒方自得,肯从京洛趁长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宋代吴潜

北岑飞雨过南岑,远嶂晴明近嶂阴。老桧婆娑方午色,孤桐摇落忽秋音。

庭稀雁鹜飞符檄,海绝鲸鲵伏斧砧。此是老臣聊报国,仁声敢谓入人深。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