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闺怨二首·其二

唐代沈如筠

陇底嗟长别,流襟一动君。
何言幽咽所,更作死生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陇山底我们哀叹长相别,伤心流泪竟沾湿了衣襟。
在分别的地方哪里还能说什么,那就是一场生离死别啊!

注释
流襟:泪流沾湿衣襟。形容极度悲哀。
幽咽:谓声音低沉、轻微。此处形容哭泣声。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3-44

创作背景

  本首诗应该是写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根据明末清初学者唐汝询考证,此诗为征南诏而作。   

参考资料:

沈如筠

沈如筠

  沈如筠,唐诗人。润州句容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 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晓起戏集东坡句二首 其二

金朝高士谈

清风终日自开帘,吏散空庭雀噪檐。午醉醒来无一事,地偏心远似陶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杏花

唐代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正见盛时犹怅望,
岂堪开处已缤翻。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其五

唐代刘禹锡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紫阁无名新罗头陀僧

唐代顾非熊

棕床已自檠,野宿更何营。大海谁同过,空山虎共行。
身心相外尽,鬓发定中生。紫阁人来礼,无名便是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李梅亭

宋代乐雷发

九拔鲸牙气贯虹,玉堂归只守文穷。
世无真魏扶吾道,人以乾淳望此翁。
大地精灵藏笔下,国家命脉寄山中。
缦袍羸驷崇仁路,正拟登门听击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即事

宋代徐照

着履上崔嵬,呼儿注瓦杯。
千岑经雨后,一雁带秋来。
野艇乘潮发,山园逐主开。
余生落樵牧,开卷少尘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桂枝香(和詹天游就访)

宋代赵功可

晓天凉露。天上玉箫吹,飞声如雨。金阙高寒,闲却一庭梅雨。漫漫八表尘埃梦,把文章、洗空千古。精神一似,风裳水佩,兰皋蘅浦。
看万里、跳龙跃虎。甚花娇英气,剑清尘妩。憔悴江南,应念小窗贫女。朱楼十二春无际,倚苍寒、青袖如故。茶香酒熟,月明风细,试教歌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吊江南老家人春梅

唐代孟郊

念尔筋力尽,违我衣食恩。奈何粗犷儿,生鞭见死痕。
旧使常以礼,新怨将谁吞。胡为乎泥中,消歇教义源。
沈如筠

沈如筠

  沈如筠,唐诗人。润州句容人。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