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君不见西粤三洞天,都峤白石俱相连。平川突出起勾漏,千岩万洞如蜲蜒。
烟云咫尺藏变态,丹书宝篆知何在。怪石岑崟骑不行,斜穿小径蓬蒿碍。
前山耸拔势峥嵘,峰腰半作波涛声。久雨溪流成巨浸,听之使我心魂惊。
侧向林中闻虎吼,丹成或使青龙守。葛令不曾岭外来,那得此中开户牖。
户牖直与天门通,三山海上转濛濛。乘舟弱水何时度,徒看日出扶桑东。
西来诸山多岚气,白昼霞光馀此地。冢上年年黄蝶飞,云中烨烨青鸾起。
我欲乘之何处求,遥城层阙杳难游。为问清歌饮美酒,何如邓岳使人留。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