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潼关河亭

唐代薛逢

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
橹声呕轧中流度,柳色微茫远岸村。
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
地方 写景 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重叠的山岗好像抱着华山而立,曲折的关中平原地带都是天然屏障。
天地同力开辟帝居的秦川山河,山川河流拥聚于此不输龙门景象。
摇橹的声音将我惊醒,觅声望去,只见一叶扁舟中流横渡,它的背后是柳色茫茫的远岸和依稀可辨的村庄。
人间盛衰之事都如同眼前波涛一去不复返,近年心中的惆怅又能与谁说?

注释
潼关:在华州华阴县东北,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得名。
重岗:重叠的山岗。
岳:指西岳华山,在潼关之西。
屈曲:曲折。
相凑:拥聚。
呕轧:象声词,形容摇橹的声

鉴赏

  这首诗首四句以浑灏之笔写潼关形胜,就潼关河亭展开粗线条的描绘;“橹声”二句收诗人思绪于眼前,将视线放在河亭四周;最后两句由亭下满目东去的波涛,写诗人心中升起的无穷感慨。此诗以景起,以情结,起势雄健,结语惨然。

  诗的前四句以浑灏之笔写潼关形胜。“重岗如抱岳如蹲”一句造境雄奇挺健,“抱”、“蹲”二字勾画潼关一带山峦面貌,将西岳华山雄镇潼关的独尊传神地描摹出来,与杜甫诗句“西岳崚.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山孙”(《望岳》)同为传神妙笔。这第一句从潼关附近山岳的垂直空间下笔,给人以峻峭之感。“屈曲秦川势自尊”,由横向空间承接上句,潼关诸山曲折起伏,拱卫关中,形成天然屏障,自古以来,许多帝王凭借此处险峻,建金城千里,

  

创作背景

  潼关形胜,历来为诗人所题咏,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此诗是作者为了抒发自己面对天险形胜的感叹而作。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434
薛逢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杜七学士见寄

宋代韩维

谋猷久恨辜明主,骸骨终蒙赐老臣。
绝口敢论当世事,放怀重老故园春。
闲寻物外忘言客,喜遇杯中得趣人。
能作新诗仍寄我,知君心不在埃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暮寄友

元代卢琦

郁彼园林景,居然锦水边。花阴方半夜,月色正中天。

清景归图画,和风上管弦。惜春情未已,窗外忍闻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恻恻吟 其九十七

明代彭日贞

二乔高格重词场,瘗玉郊原骨更香。我似吴门风雅客,痴情颠倒咏真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花山

明代潘希曾

花山秀滁阳,不在琅琊下。空谷封白云,自昔游者寡。

东风三月时,牡丹映山赭。我来属春去,残枝绿潇洒。

品色验根荄,采之忽盈把。慇勤愧良朋,行厨劝杯斝。

一笑各尽欢,顾景不能舍。归舆倚微醺,落日净原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江进之杂咏 其四

明代袁宏道

六尺莎阶九尺庐,玄毫白楮任生疏。花前屡泛摈愁酒,架上聊存引睡书。

蕲竹细纹如浪滑,吴绡寒纬似云舒。幽窗一枕腾腾去,炼佛求仙事总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四首 其四

明代宗臣

雨落千山南,月照千山北。山上把芙蓉,苍苍动秋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发润州

宋代米芾

气就蛇须角,暌通豕负涂。解衣同俗裸,酌水合狂夫。

探社新铭禹,经韶旧吊虞。据鞍休示壮,寡要悔为儒。

为吊忠游楚,因崇让过虞。要离葬终近,严子钓行须。

御晏妻知辱,歆膺客自愚。诚修日难掩,醯在蚋还趋。

和寡方声越,知稀觉道腴。命齐都将相,义拙落江湖。

南梦应随雁,西风却背鲈。弓旌今正歇,多少定同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梁溪八咏 其六 怡亭

宋代李纲

缥缈危亭枕曲池,红妆翠羽自参差。晚凉小饮谁同醉,定把圆荷当屈卮。

薛逢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