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42篇诗文
风中柳 春夜听雨,各拈一阕。长卿《雨中花》,幼如《雨霖铃》,不害《少年游》,予得《风中柳》
瞥眼春光,不见玉人携手。尽平芜、桃花渡口。酽红浓粉,尽教他欺瘦。
这回来、可能还有。
冷落空斋,自是长夜相守。更荧荧、灯残梦剖。霖钤未断,客心愁添否。
知多少、杜陵新酒。
我昨策绿玉,访道游罗浮。采药黄龙洞,曾上双石楼。
楼东之下多奇气,君从此地钟灵异。吸露餐风谁与邻,玉皇仙吏前身是。
前年九重谒圣人,携就罗浮五色云。黄金台上多豪士,不愿封侯愿识君。
银台门外骑官马,玉笋班中初侍驾。御前起草词源流,三峡飞泉笔端泻。
朝游天禄暮承明,宫妓亲将华烛迎。书斋远映禁城柳,芸阁啼过御苑莺。
虽云陟岵方多恨,此身宁合青山隐。罗浮已惬归庐愿,阊阖敢忘承轩问。
送君此去觐明光,弄笔还依紫禁傍。承恩定宿金鸾殿,赐食应颁七宝床。
雁翅城边折杨柳,斗酒相期为君寿。与君从此隔云林,明日思君望山斗。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