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独自一人去寻访益上人的庙宇,路上经过了一片洁净的沙滩。
一条小径延伸到积满白雪的松林深处,几座山峰在斜阳中隐隐生寒。
山僧高兴地迎接我到来,带着我在林中佛阁四处赏玩。
吟罢诗歌我拂衣告别,身后的钟声断断续续传来,最后消逝在云端。
注释
益上人:不详。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
兰若:寺院。
青莲宇:青色的莲花因花叶修广,青白分明,佛教中用以譬喻佛之眼睛。青莲宇就是诗题中的益上人兰若
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
供人看:一作“借人看”。
拂衣:提起或撩
严羽以《沧浪诗话》最为后世说师者所称道。他以禅喻诗,对诗歌创作提出了一些精到的见解。尽管其中在禅、诗两方面都有错误之处,但他对佛学还是有一定研究的。他与佛门弟子不仅有联系,而且过从甚密。这首诗就是记叙他为了寻访一位法名益的和尚,过沙滩,穿松林,踏积雪,冒严寒,跋山涉水,只身进山的情景。
首联“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两句写诗人独自启程,去远寻自己尊敬的益上人的寺院。“独”字写出了诗人的超然洒脱。他独来独往,身心自由,别无牵挂,贵在适意。“寻”暗示了益上人的住处地处幽僻,很难找到,所以必须去“寻”。青莲,就是青色的莲花,它的叶子长而宽,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常用来比喻佛的眼睛。青莲宇指寺院。“行过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九严”。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148篇诗文
龙渊之水深复深,卧波塔影尖如针。学绣女儿不得见,横塘风雨愁人心。
偶闻父老谈陈迹,裴生此地曾为客。行装劫去剩空囊,路侧呻吟带饥色。
落日携筐有女来,一时怜饿兼怜才。拔钗饷饵聊相济,乞食吹箫重可哀。
黄金脱手浑间事,谁知中有千行泪。半面真成未了缘,三生可有相逢地。
归来偏犯泥中怒,风波凋损双眉妩。岂曾密誓偶鸳鸯,竟听谗言放鹦鹉。
红兰无力拒严霜,毕命朱丝长恨长。一寸柔肠容易断,十分侠骨自留香。
春风转瞬忽经年,仙禁裴航得意天。前度刘郎重到日,那时紫玉已成烟。
分符适值来花县,惆怅天台人不见。夜雨空房忆故钿,秋风尘罥悲团扇。
比肩有妹已垂髫,依约红颜一样娇。桃叶相将迎古渡,云英犹得遇蓝桥。
报恩总惜婵娟死,特筑浮图傍春水。小字空题埋玉人,遗闻合补伤心史。
此事茫茫二百秋,塔前芳草使人愁。王孙一饭谈何易,漂母祠堂终古留。
秋日同廖子晦刘淳叟方伯休刘彦集登天湖下饮泉石轩以山水含清晖分韵赋诗得清字
閒居寡俦侣,掩关抱孤清。良友倏来止,旷然舒我情。
矧此凉秋初,暑退裳衣轻。相与一携手,东山眇遐征。
前穿林岭幽,俯瞰川原平。降集崖寺古,徘徊浊醪倾。
长吟伐木篇,潜鳞亦相惊。愿结沮溺耦,穷年此岩耕。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九严”。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