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

唐代韦应物

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
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
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
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终理来时装,归凿杜陵田。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59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军行二首

唐代顾况

弭节结徒侣,速征赴龙城。单于近突围,烽燧屡夜惊。
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远道百草殒,峭觉寒风生。
风寒欲砭肌,争奈裘袄轻。回首家不见,候雁空中鸣。
笳奏遝以哀,肃肃趣严程。寄语塞外胡,拥骑休横行。
少年胆气粗,好勇万人敌。仗剑出门去,三边正艰厄。
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杀人蓬麻轻,走马汗血滴。
丑虏何足清,天山坐宁谧。不有封侯相,徒负幽并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滦阳胡氏雪溪卷

宋代虞集

积雪平沙阴山道,射虎残年不知老。岂识船如天上坐,翠竹为帷树为葆。

昔乞镜湖苦不早,白发如丝照清潦。他年此地若相逢,应著渔蓑脱貂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月廿九日

元代张翥

此丑今方殛,京城蹀血新。也知天悔祸,谁谓国无人。

胜气腾龙虎,沈机动鬼神。大廷亲命诏,终夜在延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刻烛行

明代王邦畿

刻烛嘱莫速,刻烛速尔嘱。尔停嘉尔淑,尔速詈尔毒。

毒莫毒乎文人文,一褒一贬能杀人。淑莫淑乎文人心,一哀一乐任天真。

真伪不难欺幽独,幽独反难欺此烛。天下无心有心毒,天下有心无心淑。

两心相对笑嬉嬉,绛纱笼著珊瑚枝。千年黑漆光离离,中有真人戴金冠,披紫衣。

端坐日月光华里,不知出在何时,驰驱四座发妙思。

语塞眦裂竖两眉,约束如大将行师。三令五申,斩头馘耳,日中为期。

疾风骤雨笔淋漓,怒雷霹雳电奔驰。诗成烛在不烛詈,詈烛嘉烛烛不知。

朗诵一遍烛听之,深夜诗成不可读,寒风易动鬼神哭。

马行海,舟行陆。截竹截竹阴阳六,茧丝不抽明朝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怀娄克让 其二

明代朱诚泳

碧荷池畔赤阑东,此地曾留坐晚风。今日却成千里别,何时相对一尊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常引·客中闻歌

清代项鸿祚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
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婉约 写景 抒情 孤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江有三高祠谓鸱夷子皮步兵校尉角里先生也

宋代郑刚中

外物由来如梦幻,达人轻视等毫毛。
投身为有区区者,始觉诸公节行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晴欲出而路泞未通戏作二首 其一

宋代陆游

欲觅溪头路,春泥不可行。归来小窗下,袖手看新晴。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