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厓昔长窜,连州始量移。借问东瓯土,何如南海湄。
霞标建台岳,桃源带武夷。雁山荣桂树,象浦合珠漪。
玉膻非一族,海错被珍奇。金盘湛碧露,黄柑满绿枝。
欢此三春日,复惬暮秋时。鸣琴坐高馆,抚景临华池。
迎舆侍潘令,进酒舞莱儿。顾以今时笑,还瞻昔朝离。
丰泽亨雷雨,瑶草变芳蕤。永嘉多懋宰,建德易弦丝。
昔慕文翁化,今蒙叶尹慈。长沙非旧谪,宣室契前思。
光华冀一接,胡越讵能追。河东欲有献,及此汾阴祠。
庐山山门何处也,远公戒行深般若。谁将酒政破山荒,我快驱车驻一下。
百年长醉尽长斋,不妨出社更入社。南来长揖三先生,攒眉此公知我者。
松顶拟闻襟佩还,落日阴阴泉玉泻。更向山间款竹关,缘萝鼠妇敲檐瓦。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