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闺思

唐代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闺怨 女子 思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
提着篮忘了采叶,昨夜又梦到渔阳。

注释
袅(niǎo)袅:纤长柔美貌。明杨慎 《升庵诗话·余延寿折杨柳》:“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袅袅垂来久。”
陌(mò)上:路旁。陌,田间小路。
叶:此处指桑叶。
渔阳:古代郡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因此处边陲,常陈重兵把守,后世遂用以指称边境征戍之地。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68-469

赏析

  风俗画画家画不出时间的延续,须选“包孕最丰富的片刻”画之,使人从一点窥见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一法门,对短小的文学样式似乎也合宜,比如某些短篇小说高手常用“不了了之”的办法,不到情事收场先行结束故事,任人寻味。而唐人五绝名篇也常有这种手法的运用,张仲素《春闺思》就是好例。

  这诗的诗境很像画,甚而有几分像雕塑。“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陌上、柳丝与桑林,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袅袅”写出柳条依人的意态,“青青”是柔桑逗人的颜色,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这就组成一幅村女采桑图:“蚕生春三月,春柳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采桑度》),真可谓“无字处皆具义”(王夫之)。于是,这两句不仅

  

鉴赏

  唐代边境战争频仍,后来又加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唐诗中,包含广大量描写征夫思妇相互怀念的作品。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他的这类作品,除《春闺思》外。还有《秋闺思》、《秋夜曲》等,皆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本诗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态。诗的开头,紧紧扣住一个"春"字来写。"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为我们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袅袅"是形容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态,"城边"则交代了具体的环境。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

  

创作背景

  唐代边境战争频仍,又加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唐诗中,包含广大量描写征夫思妇相互怀念的作品。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这首《春闺思》就是这类作品,其具体创作时间暂时难以考证。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68-469
张仲素

张仲素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插花吟

宋代邵雍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炎夜漫步湖陂

清代陈忠平

销得炎炎夜,披襟水一涯。虫邀无赖月,风抱野人怀。

短发不须散,扁舟谁与偕。殆忘秦或汉,天地此和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钟鸣

南北朝萧综

历历听钟鸣。当知在帝城。西树隐落月。东窗见晓星。

雾露朏朏未分明。乌啼哑哑已流声。惊客思。动客情。

客思郁纵横。翩翩孤雁何所栖。依依别鹤半夜啼。

今岁行已暮。雨雪向凄凄。飞蓬旦夕起。杨柳尚翻低。

气郁结。涕滂沱。愁思无所托。强作听钟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旧诗九首 其六 伤李圭之

南北朝沈约

少府怀贞节,忘躯济所奉。吏道勤不息,繁文长自拥。

既阙优孟歌,身没谁为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越人(与本调不同)

五代冯延巳

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海棠零落¤
乍倚遍,阑干烟淡薄,翠幕帘栊画阁。春睡著,觉来失,
秋千期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 其二

明代郑潜

我本山中人,渴饮松下露。松肪酿春酒,和月共吞吐。

一瓢甘自醉,漓薄亦不恶。澹然有真味,醲滟反成痼。

常恐樽罍空,或贻友朋怒。万里困风尘,十年负幽趣。

平生陶靖节,耿耿见寐寤。初非薄轩冕,且复事农圃。

难效西施颦,虑失邯郸步。故园归何时,委心任吾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后郡楼晓望

明代王彦泓

栖禽迷路却飞还,翳水连云一望间。更上郡楼西北望,查山今日是雪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晏北园三首

宋代宋祁

春物在无几,景随人意閒。
筍生迷坞缺,花尽失林殷。
坠絮来何所,轻云久未还。
持杯问流照,肯信有朱颜。
张仲素

张仲素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