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寻陆鸿渐不遇

唐代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但是到了秋天也没有开花。
敲门后未曾听到一声犬吠,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回答他是到山里去了,归来时怕是要黄昏时分了。

注释
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
虽:一作“唯”。带:近。郭:外城,泛指城墙。
篱边菊: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著花:开花。
扣门:敲

赏析

  这是诗人访友不遇之作。全诗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诗人选取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如种养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流畅潇洒。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是说陆羽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的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陆羽的新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开始两句,颇有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格。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自然平淡。陆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迁来以后刚刚才种上的,所以虽然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这两句一为转

  
皎然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5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

唐代权德舆

万方庆嘉节,宴喜皇泽均。晓开蓂叶初,景丽星鸟春。
藻思贞百度,著明并三辰。物情舒在阳,时令弘至仁。
衢酒和乐被,薰弦声曲新。赓歌武弁侧,永荷玄化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直讲纪咏 其十

明代陈子壮

书签举袖若为宽,时值天颜一笑看。对案氲氤香百和,殿棂不觉绪风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泊丈亭寄翁见海中丞 其一

明代霍与瑕

去岁招携过小亭,一冬景物可幽情。为寻方外烟霞侣,却值人间月旦评。

笑语移时疑俗态,溪山千古订新盟。自怜野鹤身常瘦,只影凌风天外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潞河舟中同裕卿文父作

明代胡应麟

羸马风尘鬓色愁,一帆同下海门秋。星辰自合雷张剑,岐路真逢李郭舟。

青嶂五湖寒并倚,白云三楚暮争流。支机满袖琼瑶在,不信银河祇独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韶州岁事十首 其七

明代何吾驺

世乱驱人出敝庐,千秋知己手丹书。春光好送汀州道,一扫氛霾岁与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六十九

明代邓云霄

上林秋尽兔狐肥,游猎平原驾末归。细草有心承玉佩,新霜莫遣湿龙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岩仲八兄有苕溪之行草酌话别而次何叔养正十二兄爽约不至坐客唯三人因以诗纪之

宋代蔡戡

自古推同姓,相从弟与兄。已占东井聚,谁谓泰阶平。

龙友当为首,鹓行近有声。同坚岁寒操,终始勿渝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陆英德之官云州且以为寿

清代陈恭尹

英州三百里,处处石如云。何事云州去,清猿夜夜闻。

砂从勾漏得,路到岭头分。别后思仁政,梅花是使君。

皎然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