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枝词九首

唐代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组诗 民歌 爱情 生活 山川 景物 风土 人情

注释

⑴岁正月: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公元821年(长庆元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大约到任时已是次年正月。
⑵建平:郡名,三国吴置,隋改为巫山县(参见《隋书·地理志》上巴东郡),今属重庆市。此当指夔州。
⑶睢:仰视。
⑷激讦:激越清脆。吴声:吴地的乐歌。
⑸伧儜不可分:听不太懂。
⑹淇、濮:周代卫国(今河南省内)的两条水名。《诗经》多处咏及。《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此以淇濮之艳代指情歌,意谓巴渝民歌亦多涉男女爱情。
⑺俾:使。巴歈:巴即巴郡,约当现在重庆一带。歈即民歌。变风:《毛

鉴赏

  这组诗写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近代曲》名。最早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带有巴风,巴歌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叔食黄雀有诗求叶公书次韵

宋代李正民

惊禽投案庇微躯,尚见头颅万里馀。敢谓苞苴犹到我,偶因棠棣得逢渠。

身闲幸饱公孙粟,地散难移薛相书。闻道舍人已倾盖,承明何必恋吾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成化丙戌夏五月予得罪谪泉南提举道经金鳌门生彭宜鉴梦中有作意若为予者时九月二十一日也

明代罗伦

墙角寒梅昨夜开,谁知春在雪中回。松筠到处为贞友,桃李漫山总俗材。

清影不随流水去,暗香时逐好风来。冰肌玉骨无人识,先占千红万紫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 其一 练时日

明代胡应麟

练时日,候阴阳。郊圆丘,祀明堂。焄哉蒿,荐上帝。灵来思,思弗替。

灵之驾,六飞龙。天门开,詄九重。灵之旟,翼神鱼。乘罡风,载行厨。

灵之裳,曳三光。烂虹霓,象玄黄。灵之佩,建苍玉。锵太虚,答穷谷。

灵之下,赴阊阖。洋洋如,走六合。灵之歆,稷用登。告特牲,报维馨。

灵之留,驻苍虬。纷万舞,结绸缪。灵之往,遗肸蚃。俨若思,企馀想。

奏咸池,舞韶箾。缤纷哉,灵之乐。臣八荒,驭九夷。岁千亿,灵之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梢青 题韵香道女画兰,儗厉樊榭

清代朱祖谋

小熨芳笺。烟根露蕊,倩影亲传。粉本双身,黄絁一梦,薄负婵娟。

年年听雨空山。消不得、天花妙鬘。休问东风,色香多少,叶叶情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种决明

宋代黄庭坚

后皇富嘉种,决明著方术。
耘锄一席地,时至观茂密。
缥叶资芼羹,缃花马蹄实。
霜丛风雨余,簸簸场功毕。
枕囊代曲肱,甘寝听芬苾。
老眼愿力余,读书真成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赵路分善应三首 其二

宋代赵蕃

公就专城养,我安陶令庐。几因州府入,得侍笑谈馀。

课诵列童稚,戚休询里闾。高堂朝夕望,宁复象平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立春帖子 其四 太上皇帝阁

宋代周必大

一年好处是初春,十阁争先奉圣人。綵胜宝幡簪帽巧,兰芽蔬甲族盘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周安道宪史仲春雨窗书怀十首 其二

元代叶颙

深院梨花呈腻粉,邻墙艳杏褪残脂。池塘雨后蛙声闹,半为官鸣半为私。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