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花词三首

唐代刘禹锡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咏物 写花 柳树 抒怀

评析

  每到暮春时节,河堤、池边、小径旁、庭院里,总可见翠柳低垂,风吹柳絮满天轻盈起舞,碧绿的柳条不断地轻扬起柳花,总是别有一番精致与情趣。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这柳花,韵味多多。

  柳花俗称柳絮,又叫杨花。在春芳殆尽的晚春,柳絮似雪,无根无依,随风荡扬,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和感概,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此风俗形成于秦汉。著名于西安市东郊的灞水上的灞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里有“灞柳风雪”之称,已列入“关中八景”。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特别情境当中,总有折柳相送的场景细节。于是,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就少不了“歌咏折柳”的意义。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史

唐代高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叙事 咏史 讽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别舒广文还湘南兼寄故人二首 其二

明代顾璘

湘南山水最宜人,风物萧萧绝世尘。磐石江清见鱼影,甲峰松古长龙鳞。

幽栖问字吹藜火,烂醉回船倒葛巾。旧种桃花今在否,相思烦为赏馀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锦江陪兵部郑侍郎话诗著棋

唐代李洞

落叶溅吟身,会棋云外人。海枯搜不尽,天定著长新。
月上分题遍,钟残布子匀。忘餐二绝境,取意铸陶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扇和之道

宋代李廌

过时悲既往,适用复相先。
世事蓂生陨,人情月晦圆。
寒凉非尔适,衰歇岂余捐。
岁事待秋敛,农夫期有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泊始兴城下 其三

明代释今无

忽与山俱寂,方知役未宁。敷疮消热血,读史敌炎蒸。

沙上盟寻鸟,人间乞遇兵。从来湖海志,衰病已无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申拟古 其四

清代李长霞

客从远方来,云是江汉民。流氛遍南土,家室无完存。

大将日高宴,而以捷书闻。可怜七萃士,涣然若浮云。

远近事剽掠,安辨寇与军。好乱岂天性,贼众多饥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谭德称、杨商卿父子送余,自成都合江亭相从

宋代范成大

合江亭前送我来,合江县裹别我去。
江流好合人好乖,明日东西南北路。
千里追随不忍归,一杯重把知何处?
临岐心曲两茫然,但祝频书无别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塘歌呈吴侍郎

元代王奕

谁剜太素一拳石,石壳皴皱涵芳塘。
塘中清淑族查滓,积成土块如浮航。
三千界分有南赡,休王帝伯更皇王。
尧衢涨作九年潦,秦火煎成百沸汤。
入昏出晓乌兔浴,韬风蓄电蛟龙藏。
巫姒凿开通浩浩,女娲炼熟补苍苍。
三山缥缈出塘外,人云此是蓬莱乡。
谁令海乾白石烂,黑风吹散天风裳。
鼋腥蜃秽贔屭立,虾螺鳅鳝生毫光。
西江老子一口吸,喷作万顷澄汪汪。
何当长啸挈斗柄,与君塘上酬酢倾天浆。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