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
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一曲”犹一湾。江流曲折,两岸杨柳沿江迤逦展开,着一“曲”字则画面生动有致。旧诗写杨柳多暗关别离,而清江又是水路,因而首句已展现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次句撇景入事,点明过去的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地点(旧板桥),暗示出曾经发生过的一桩旧事。“旧”字不但见年深岁久,而且兼有“故”字意味,略寓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前两句从眼前景进入回忆,引导读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云间高生精赏鉴,嗜古搜奇确且赡。朝来导我出西华,指点前朝御用监。
监南新创元都坛,当门老桧青蛟蟠。旧闻酒海今落此,共叹体质犹坚完。
渎山巨璞初无价,谁遣不胫来辇下。至元巧匠雕琢成,万岁山头设高架。
天然位置平不颇,琐窗八面开重阿。石龙吸水上霄汉,倒泻溢为太液波。
波光翻动广寒殿,满瓮蒲桃映华瑱。侍臣多著质孙衣,天子亲临诈马宴。
电转星流四百年,故都何物不推迁。曾承沆瀣依天上,流落人间亦可怜。
亭虚无复朱栏护,颓砌旁连髹器库。天吴跋浪鬐鬣张,只与空庭饱风露。
君不见周彝商斝近来无,形制争传博古图。为池为海将安用,笑尔几同五石壶。
东方曙色动,喔喔金鸡声。初唱疏星落,再啼斜汉倾。
朱冠摇摇奋锦翼,飞出扶桑枝上鸣。生秉五德合阳精,司晨长是临五更。
气雄将斗跃金距,馀勇未衰犹力争。有客能鸣度关早,何人促起舞剑轻。
朝来喧呼驱上树,木末声残风露清。思妇因之惊远梦,归人不至感中情。
感中情,向谁诉。人在边头音信无,几回梦绕关山路。
湘奴兮湘奴,尔既不叶清庙明堂之疏瑟,复不为王门豪座之滥竽,从我十年牢愁抑郁寄尔声呜呜。
沧江秋高明月孤,莲洋一箬飘瀛壶。或则下三十六陂,泛七泽,游五湖。
以尔作天风海涛之引,若有金支翠葆冰夷龙伯跳掷来嬉娱。
胡马夜驰,河冰如铁,燕关朔风飞大雪。以尔作伉傸激楚之音,高如胡笳,下如觱篥。
能使当筵壮士冠缨彯彯,仰面酣歌,以手击节破愁结。
维扬阊门多酒楼,美人红雪楼上头。春水为曲珠为喉,引尔以清商子夜之别调,但觉如断如续,低徊宛转,一声一息相绸缪。
湘奴兮湘奴,尔岂以知音之人不易得,将投空山,敛尔之声屏尔息,弄玉不语湘娥愁。
白凤青鸾折其翼,寒蛩兮唧唧,鸣雁兮雍雍。清露滴筱风吹桐,暮闻击柝朝听钟。
繁声杂籁相彷佛,吾欲呼吸而宣泄之谁为从?龙门昌黎青莲白石难复作,若有纡回不可告人之意吞吐在龈,尔今已矣安所托?
湘奴兮湘奴,以尔一尺八寸三分之竹,于我牢愁抑郁十年寄尔声呜呜,我之待尔亦不辱。
但未挈尔方壶圆峤蓬莱巅,一奏翾风之吟而歌白云曲。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