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唐代刘禹锡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评析

  与柳宗元相比,刘禹锡就荣幸得多。他二人虽同时遭贬,但柳宗元生性沉郁,而刘禹锡则生性达观。柳宗元多病,刘禹锡康健。苏东坡评柳宗元“发纤浓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而刘禹锡在此,则还多了一团生机和气。所以柳宗元年仅四十七而逝,刘禹锡则寿高七十余,比白居易略差一点。柳宗元也没有如刘、白二人,得以交圭峰宗密大师这样佛教中的泰山北斗,也不如李翱那样得以结交药山唯俨这样的禅林宗匠。这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当太守时送别圭峰大师时所作的诗,并以此诗作为“介绍信”,介绍给白居易。圭峰大师与刘禹锡、白居易还有一段交往,的确是鲜为人知。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忘却言。”这里,刘禹锡盛赞圭峰大师累世修行,得到了极高的智慧。在释迦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阳后五日延陵奉菊为寿五色皆具而紫菊特奇因赋

明代王鏊

旧种寒花五色齐,年来紫菊出关西。杨妃醉醒晕犹在,顺圣名高价尽低。

点缀不烦丹灶永,封培应藉武都泥。姚黄魏紫元相媲,说与诗家漫品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卒岁感述 其四

明代杨思圣

天运有代谢,富贵易汨没。鄙哉何者翁,专欲事虚喝。

我闻至人训,真乐在寂寞。腐鼠良可掷,荣名焉足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林廷诏之广西 其三

明代佘翔

游子天涯泪湿衣,相逢无奈又相违。倚门白发千山外,觅得丹砂及蚤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壬申元夕大人用梅圣俞韵赋四章依韵奉呈并寄二弟 其三

明代罗钦顺

记得西湖醉里欢,满城灯火夜深还。老亲乐在遨游外,贤弟官犹季孟间。

藩省秪今参大议,闾阎何日破愁颜。身兼童侍才三口,宅有重门底用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家敬叔至值雨

明代罗锜

不共佳游亦有时,掀髯一见若新知。清斋只剪园中甲,凉荫如添户外枝。

冒雨正思巾折角,避人非为酒攒眉。相留直待收残霭,出听流声满涧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王原山

宋代李纲

假道庐陵郡,薄游青原山。山空松桂香,殿阁森回环。

三泉湛寒玉,洗我襟抱烦。况与二三子,杖屦同跻攀。

笑观颜黄碑,笔势惊飞骞。昔也有高士,妙指穷玄关。

心花五叶开,法炬千灯传。当时寻思人,一见心不澜。

至今三百载,水碧山苍然。嗟我爱山水,所至必纵观。

聊于戎马际,偷此半日闲。适野慕裨谌,命驾睎谢安。

规模寂寞滨,折冲谈笑閒。矧兹湖湘盗,钩锄本元元。

弄兵潢池中,岂足劳戈鋋。愿宣天子德,往使疲瘵欢。

龚遂理渤海,营平破先零。威灵及襄汉,恢复从荆蛮。

国恩粗可报,乞身返田园。持此问祖师,神交当解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蔡仲平博士行田记唱诗轴二首 其二

宋代周紫芝

令君颇似太邱贤,水旱忧君记昔年。父老犹能谈旧事,想随佳句共流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鹿苑假寐

宋代周紫芝

挂席月未落,辍棹日将午。亟寻墟里烟,尽阅菱芡浦。

烈日方在舟,腾云未成雨。濒河得风岩,佛饭过斋鼓。

龛灯明广殿,妙炷绕残缕。窈窕几僧窗,款欠无一语。

我来兀昼梦,得句瘖不吐。攲巾倒乌纱,堕扇横白羽。

凉襟亦已披,归杖当复拄。为君趣扁舟,夜雨轧鸣橹。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