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怨春风之不仁兮,既发我群芳与众葩。羌无远而不届兮,烂锦绮之纷华。
柳青青兮花漫漫,黄鹂掷兮声度转。香袭衣兮馡馡满路,又吹残兮何故。
匪黔嬴之媢嫉兮,是残丑类。摧伤物之通美兮,且以成其独异。
彼丹葩兮适荣树端,今飘零兮匝地漫漫。昔芬馨兮袭人旖旎,今质存兮已魄然而少气。
野之草兮,昔芽萌其嫩绿。今生砌兮,亦盘盘而错错。
余启卜于灵氛兮,问其何故。灵氛视余以其繇兮,曰皇之常度。
在天地万物其尽然兮,夫子何疑。畅其理而诚告兮,子其知之。
曰人生百年犹树花兮,三春发荣粲其葩兮。光彩馨香能几何兮,壹昔飘风竟辞柯兮。
彼随飙兮展转,或归根兮或远。或一坠于庭闱兮,或遂沈于坑圊。
风何知而花何有兮,子之心焉眷眷。嗟世态之汩于是非兮,孰通其说。
西施见斥兮嫫母为说,毁弃尺璧兮鼠璞见珍,明月沈埋兮鱼目为蠙。
美自美而恶自恶兮,赝与真其谁分。春与秋其代谢兮,子何与而伤春。
馀不得此之高意兮,怀达人之至言。斯从事于来今兮岂然。
藁砧何翩翩,乡里方少年。星临格泽丽,月照蚌东圆。
堂上致敬戒,君子其缠绵。不剪锦麝蜡,不烧迷叠烟。
不华苹不绣,不连理不钿。乘车不异轨,井渫不改田。
被刺共命鸟,席织共心毡。煮共并根麦,浴共一流泉。
子盼我留睫,子趋我疾前。我欢子无怒,我起子无眠。
两情同不蚀,金石以合坚。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