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荒哉帝舜祠,远薄虞山下。峭石矗垣墉,香风袭兰麝。
姜侯携我至,八桂清秋暇。秋色伤客心,往事转惊讶。
有洞不闻韶,南薰自台榭。是时苍梧野,荒僻堪梦怕。
崩殒固莫详,庙享配禋蜡。人心本至公,万古泣遗化。
祖龙死沙丘,泯泯如长夜。岂徒血食废,恨不躬唾骂。
善恶久弥章,有同日烧夏。何哉三季主,嗜酖忘啖炙。
再拜出庙门,作诗聊慰藉。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