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二首

唐代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

唐代皎然

湖上凉风早,双峰月色秋。遥知秣陵令,今夜在西楼。
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柘湖

宋代刘攽

南海浮柘山,尝试问水滨。桑海变未久,婉娈兹为神。

昔闻仇池穴,上有牛女津。物理宁可穷,空惊舟楫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匡云上人制斑竹龛奉佛归庐山偈以送之 其二

明代李之世

琉璃净滑露珠匀,中见如来妙净身。为问空明谁点缀,菩提无树镜无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意难忘 冬闺

清代周贻繁

露结霜浓。怅年华似水,近了残冬。春来何缓缓,秋去太匆匆。

梅冷淡、竹龙钟。又雪舞长空。便好将、杯醽泛绿,炉火围红。

传书不见飞鸿。觉夜吟兴倦,晓镜妆慵。风痕疏鬓雾,寒色锁眉峰。

收黛笔、倚薰笼。待检点诗筒。可奈它、分阴要惜,催理针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亭怨慢

清代项鸿祚

更不信、江南天阔,散发行歌,敝裘寒裂。款竹门荒,翠尊金缕久销歇。

此身如叶,尽零落、何须说。若遇旧盟鸥,莫诉与、年来踪迹。

愁绝,对琴丝鬓影,仿佛梦游时节。玉梅绽否,怎檐角、半枝枯折。

恨夕阳有限黄昏,便卷尽、一林残雪。纵盼到春风,容易绿阴啼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薰陾中兴庆寿颂

宋代杨万里

炎晖十叶生太皇,即宋光武赵少康。皇穹柱折地无轴,再辟三极纪八荒。

与天同仁自同寿,八十万岁登九九。淳熙天子驾苍龙,春王三朝领群后。

是时雪花晓尚飘,日华飞来雪即销。玉卮滟海泛椒柏,宝册错锦凋琼瑶。

虞典汉仪照亿世,可无鸿笔描天地。下帷窥园几代孙,浓墨大书三万字。

点窜封禅典引辞,涂改皇武贞符诗。珠玑金玉槌作屑,铸出夏鼎仍商彝。

歧阳石鼓鱼贯柳,浯溪石崖非好手。谁将臣陾中兴庆寿篇,刻之玉版藏名山,何千万年千万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王珪

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荅坐客

元代郭钰

簪花不惜鬓毛斑,独惜花前得意难。风雨白衣怜客久,江山彩笔奉君欢。

蛾眉拥雪玉人暖,仙掌擎秋金狄寒。是处西风著颜色,未应长向故园看。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