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54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54

赏析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起句写诗人活动的环境非常幽静。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幽篁”指幽深的竹林。《楚辞·九歌·山鬼》说:“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竹里馆”顾名思义是一座建在竹林深处的房子,王维独自坐在里面。他的朋友裴迪的同题诗写道:“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仅诗的第一句就塑造了一个悠然独处者的形象。

  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知道王维是著名的音乐家,所以考取进士后,当上了太乐丞。但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见素林公云庄杂咏八首 其六 临沧亭

明代顾璘

隔海望三山,银涛立青璧。神游挟飞仙,玩弄扶桑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履安先生

明代李邺嗣

南国香兰不复生,人间难死是高名。呜呼表墓长留字,恸哭登台未绝声。

寒起千枫飘白发,悲摩一鸟下苍冥。论交此日谁无恙,旧笛音中天地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漫兴 其一

明代朱诚泳

日日钩帘独看山,笔床茶灶伴清閒。幽人自得圜中趣,身外纷纷总不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家兄赴浙三首 其一

明代皇甫汸

岐路易为情,那兼骨肉行。同兹恋南树,忽是饯西京。

碧水通吴苑,青山带越城。无因乡国近,遂使别离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刑部李主事时勉周主事恂如

明代李昌祺

二妙翩翩最好辞,拜官同在白云司。一身多难凭谁问,三载离群独尔思。

紫陌香尘联辔处,绛纱银烛候朝时。才名独数枚皋盛,肯把新题寄所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晏铎幕宾咏天鹅韵兼送行

明代曹义

昔年曾共玉堂游,屈指于今二十秋。柏府才华驰北阙,花封清誉播南州。

相逢客邸情如旧,惜别都门话不休。去去莫言云路迥,鹓班还拟侍宸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宁川

宋代曾纡

渡水穿桥一径斜,潦收溪足露汀沙。半山云影前山雨,十里香风晚稻花。

异县悲秋多客思,丰年乐事属田家。故园正好不归去,满眼西风吹鬓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二首 其二

宋代陆游

一杯齑馎饦,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