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鹊噪未足喜,鸦鸣未须忧。天道神且远,微物徒喧啾。
翰音善司晨,不免供肴羞。鹳鹤至高洁,所识惟林丘。
鸿鹄隘八荒,但为稻粱谋。文彩羡孔鸾,缯缴或暗投。
况彼鸦与鹊,志非众鸟俦。质陋羽翮短,云霄非所游。
性贪嗜饮啄,逐逐不自休。饥则摇口吻,向人如有求。
何能洞先几,兆与天心侔。祸福有定命,所致各有由。
人理固坦夷,鬼神良昧幽。苟中存仁义,自可无愆尤。
何须浪悲喜,为禽鸟诳诪。来夤慰韩愈,恶声感黄州。
好怪失所守,二子非英流。吾方友千古,远法孔与周。
考祥视素履,乐道以夷犹。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