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

唐代罗隐

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惟恐曙光催。
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雨过松轩同敬亭话旧

清代敦敏

竹喧雀噪杂莺鸣,都入松堂作雨声。到眼春光过己半,关心身事百无成。

关山梦远人东望,沙漠云深雁北征。犹忆卢龙旧风雨,蹇驴泥滑客中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尧韭以六忆诗见投和之 其五 忆眠

明代李之世

窥人皓魄一轮孤,消得清宵此景无。就枕忽惊还独起,不知谁为解罗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阳后日陈洪斋邀酌补菊节

明代区越

小睡不知重九过,洪斋唤饮菊花杯。极烦开径同三益,尚费携壶上玉台。

未拟升沈皆自得,可怜风雨不时来。干戈未息闾阎斗,争得逢人笑口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六诗为丘大赋 其一

明代袁宏道

血蚀青铜照,魂牵白玉环。人间冤女冢,地下望夫山。

著土泪犹碧,邻湘草亦斑。至今西陵月,不忍向南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

明代梁元柱

客舍秋深自寂寥,那堪独坐思迢迢。梧桐吹瘦西风叶,鳷鹊低横半夜桥。

眼底晴烽连朔漠,耳边凉籁八芭蕉。开尊且谩伤摇落,何处高楼吹玉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吴抚州 其三

明代庄昶

县桃台柏已无休,五马金溪亦细侯。知我尚多狂妄意,有人大刻在黄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三叉河 其一

清代王淑

落木满天涯,孤帆逐暮霞。凄凉舟一叶,曲折路三叉。

树影随波动,山光隔岸遮。篷窗凝望处,寒雁落平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丹诗诀 其八十二

宋代陈楠

坎府坳塘石脚泉,星斗相对射高天。潺湲阳脉通青白,沐浴要教金体坚。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