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固亭东望寄默师

唐代罗隐

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谁同。水谩矜天阔,山应到此穷。
病怜京口酒,老怯海门风。唯有言堪解,何由见远公。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令 己巳三月依黄侃韵

宋代单人耘

陌上李花雪样微,陂映浮山寺,绿侵扉。忽尔忆芳菲。

恍隔世、何处报春晖。遐迩事多违。宵深劳笔墨,忏前非。

绽红小院有蔷薇。痴吟里,正自减腰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宋代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地名 思念 友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水陆寺

宋代华岳

萧寺廊庑阔,无人独自行。吴侬非好僻,楚客为谁清。

花落凭风扫,灯残借月明。江湖有烟浪,且此寄馀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李稚川

宋代耶律铸

不堪人坐著风篷,别后俄惊一岁终。寥落天边倦游客,酒杯何日与君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海云寺 其二

明代屈修

为寻山寺好,大起老人心。林寂堪藏影,天空足放吟。

松涛无日夜,金地不浮沉。欲起蒲团上,开吾太古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问故园

明代王立道

倦游无素业,溪上聊避喧。因兹役风尘,转复思丘樊。

兰径日以合,桂枝秋正繁。斜景度书幌,鸟鸣窥前轩。

谷口迹已芜,北山意弥敦。华组不足羁,允怀明主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 春闺回文

明代沈宜修

絮莺啼梦春光曙。曙光春梦啼莺絮。迟日下帘垂。垂帘下日迟。

看花凭玉腕。腕玉凭花看。红袖暖香笼。笼香暖袖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边少府权诗集

元代郭钰

君才浩荡涨溟波,燕赵论文俊杰多。枕上闻鸡先起舞,花前把酒独长哦。

汉皇不识神仙尉,苏子偶逢春梦婆。志士百年名节重,一蓑且复卧烟萝。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