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注释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参考资料:

1、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32-134

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诗的首联,便表现出作者不同凡响的抒情才能。刘禹锡因积极参加顺宗朝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受迫害。在宦官和藩镇的联合反扑下,顺宗让位给宪宗,王叔文被杀,刘禹锡等被贬。他先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县),调夔州(今重庆奉节)、和州(今安徽和县),未离谪籍。朗州在战国时是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楚地多水,巴郡多山,“巴山楚水”,泛指贬地。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

  

评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沉舟”这一联诗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而下,写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钱济明书

南北朝邹浩

无书可借即捐书,日月云烟见未除。言与不言俱是着,损之又损亦非如。

琴边酩酊何关酒,濠上从容岂在鱼。为报冰华老居士,吾今无欠亦无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豪

明代释函是

万卉休穷腊,孤芳此独劳。枯藤发寒燄,春色动林皋。

雪暗光逾满,云低影自高。萧条生理别,方啸北风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国门。蜀先主

唐代周昙

豫州军败信途穷,徐庶推能荐卧龙。
不是卑词三访谒,谁令玄德主巴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燕

唐代白居易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
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汉中八景为朱景云宪副作 其四 汉山夕照

明代朱诚泳

薄暮山逾好,凭高眼界空。岚光真可掬,倒影抑何穷。

万壑澄江紫,千林带叶红。行人思往事,立马问褒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仁表贤友

明代唐桂芳

我学二之中,寸寸不得上。十年慕道心,望洋空惆怅。

刻楮不胜劳,射工辄抱恙。至今衰迟姿,白发成老状。

早交槐堂仙,家世出忠壮。相传好诗章,未读已倾仰。

犹思西湖游,千金购朱舫。荷盘擎露珠,风侧泻银浪。

惜无杜陵狂,顾欲铲群嶂。欲问当时踪,奈少大父行。

青楼插酒旗,处处贷新酿。一曲一疋绫,吴歈发高唱。

可怜干戈区,将军坐武帐。滔滔日夜流,谁为百川障。

莫怪痴儿痴,恁使放翁放。如何唐儒宗,呶呶作辩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梁明府茅冈杂咏 其二 列岫亭

明代李云龙

朝看亭上山,暮看亭上山。问君心何似,白云相与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开平寺去剑浦二十里有泉石之胜曩与郡守谢德夫同游今一纪矣溪山草木依然住持犹旧人也感叹有作二首 其一

宋代李纲

旧游浑似梦,佳处每难忘。地僻溪山秀,春深草木香。

世途方梗棘,老景自凄凉。衲子那知此,闲中气味长。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