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黄犊怒求乳,朴诚心无猜。犊也尔何知,既壮恃其孩。
古之子弄父兵者,喋血市上宁非哀。亦有小心人,天命终难夺。
授命何其恭,履霜何其洁。孝子忠臣一传成,千秋君父名先裂。
不然冥冥鸿,无家在中路。恝哉心无瑕,千古孤飞去。
呜呜复呜呜,古人谁智谁当愚。雰复雰,智亦未足重,愚亦未可轻。
鄙夫较量愚智间,何如一意求精诚。仁者不訹愚痴之万死,勇者不贪智慧之一生。
寄言后世艰难子,白日青天奋壁行。
山水之间,丘壑存焉,为谁所居。是玉山往岁,雅人遗意,金昌此日,野客新庐。
百尺青瑶,千竿碧玉,映带浓阴五亩馀。当清昼,听凤吟鸾啸,天籁徐徐。
红桥仄径萦纡,更着个茅亭对绿渠。况龙文藻思,烟云能赋,虎头妙笔,瀛海堪图。
都谓先生,可称高士,为圃为农并读书。吾深羡,羡此中大隐,却胜菰芦。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