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无相禅师

唐代罗隐

老住西峰第几层,为师回首忆南能。有缘有相应非佛,
无我无人始是僧。烂椹作袍名复利,铄金为讲爱兼憎。
何如一衲尘埃外,日日香烟夜夜灯。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突厥三台 其一

宋代耶律铸

陈云寒压渭桥低,四野惊雷殷鼓鼙。约定引还云骑去,一时争喷北风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澹归二首 其二

明代释函是

下江路断偏为寄,入岭人频懒作书。不能仰面成疏放,强欲诛茅似有馀。

峰抱石坪宜架阁,屋连荒垄且开畬。前途未必无知己,却较还山得自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南杂题

唐代张祜

积潦池新涨,颓垣址旧高。怒蛙横饱腹,斗雀堕轻毛。
碧瘦三棱草,红鲜百叶桃。幽栖日无事,痛饮读离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啸台

宋代刘攽

高台见百里,长啸海风生。为问尘埃耳,能闻鸾鹤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仲秋二十八大墟道中念五节再期感吟二律 其一

明代郭之奇

潮水同归事若何,伤心咫尺蔽幽萝。飞华几散漻天色,落叶空随瘴海波。

独恨三秋霜与露,谁怜百岁尔和他。已能梦接今如此,未必形销遂可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船字韵拾遗四首 其三

明代谢迁

千顷湖波一叶船,白云堆里任閒眠。灯前谁话巴山雨,酒后真忧杞国天。

大庇万间惭广厦,力耕方寸当良田。临流炤见双蓬鬓,俛仰乾坤一慨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俞东村见示四首 其一 自述草堂之陋

明代董纪

草茅蔽野出无蹊,寥落衡门水竹西。客至尚能留一饭,小儿沽酒妇蒸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崔载华赠日本聘使

唐代刘长卿

怜君异域朝周远,积水连天何处通。
遥指来从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东。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