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汉初尚淳质,文雅殊未釐。风气颇类秦,诗歌犹甚稀。
建武招文学,词章郁以摛。泛滥多雄赋,然而古意衰。
一十有九章,实擅汉代辉。下及魏晋间,曹谢揽其奇。
作者日以多,风骨日以卑。江左传六朝,纤巧益以滋。
诗章与世运,升降展相依。
与君飞上琼楼,蓬山绝顶愁风露。不如仍在,容园月下,对花起舞。
人海中间,居然有此,两三鸥鹭。指寻常池榭,今宵灯火,是后日,思量处。
冷福谁来相妒。猛回头旧欢都误。江南一带,空庭晓白,影梅无语。
姑射归迟,料应未改,浑身缟素。且红阑拍遍,横吹玉笛,梦游仙去。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