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敬美尚宝弟以七言长律卅句及洪崖图古方壶为寿倚语作答数亦如之而悽然之旨殊矣
叨开制府国西陲,听说悬弧已自悲。晚得一城如斗大,可云千骑上头宜。
交同矍圃三差在,迹似湘峰九尽疑。地远青山无捷径,天寒白雪有连枝。
洪崖画迹开元代,梁苑罍樽武帝时。万里并将棠棣颂,百年先废蓼莪诗。
夜听风雨床难接,春勒池塘草更迟。五短久应输散骑,二难端合避僧弥。
清朝尚玺强增秩,醉客将军谬保持。
所愿赐绯行简并,宁容剪白表微嗤。雄心老骥羞人问,小技雕虫懒众知。
今是昨非孤抱合,宦情文思一时衰。
长怜北海如流语,未信平原柰乐词。家有鉴湖那用乞,车还下泽不言疲。
由来损益多深味,学易年今尚可追。
红烛如山,请四筵满座,听侬挝鼓。此日天涯谋作达,事更难于缚虎。
仆本恨人,公皆健卒,不醉卿何苦。金元院本,月明今夜重作。
总是狎客南朝,佳人北里,占断芜城路。好景也知容易散,一别沈鳞羁羽。
狂受人憎,醉供人骂,老任雏姬侮。扬州灯火,明朝人定传语。
乘车古云贵,此意昔空羡。河流露枯沙,桑本接晴甸。
大车蓬蓬前,小车辚辚殿。高原缩先登,却立骇所见。
隆如龟戴壳,缚如蚕裹茧。效驾何昂昂,帖耳复恋恋。
高冈互回伏,远树时隐见。禅趺恣掀簸,尸寝作瞑眩。
初疑肝胆倾,渐觉手足颤。两耳传鸣雷,双眸瞥飞电。
萦回蚁旋磨,局促虫负版。气奔惊七还,心呕复三咽。
地轴从此翻,日轮肯同转。轩鞫怒交撞,戚速急欲战。
马悲望云嘶,牛走见月喘。恶箠恣调伏,詈语极鄙贱。
中宵不知劳,亭午辄告倦。揩摩髀消肉,舍弃足成趼。
薾惭朝飧薄,重胜春酲湎。土雾散游丝,沙尘起飞面。
咫尺方欲离,顷刻已莫辨。素衣缁渐化,玄发白新变。
人言道途苦,我意舟楫便。雍容渐追昔,丽缛时想缅。
软轮贵尊贤,下足表置传。曳柴清时羞,高盖群牧选。
况兹轨辙同,及此寰宇遍。诗成记劳勷,旅次时慰唁。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