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红板桥头,方山栅口,中流冷拨吴装。正萤飞冰簟,蝉咽银床。
经过郗僧施宅,青溪曲、曲似回肠。云水外,千年陈迹,一片新凉。
堂堂。过江人物,记畴昔狮儿,亦号孙郎。奈残山剩垒,极浦斜阳。
持底寄愁天上,君须问、旧日平康。还则怕,菖蒲花老,燕子楼荒。
我生少小秀不丛,题诗落笔先飞鸿。一从废弃脱毛发,乃与石田樗木同。
平生百虑湛古井,无复掀涌波春风。尚馀觑书旧垢习,终日伏桉如哑聋。
默观前古忠义辈,光明硕大皆人雄。闻之恨未目亲历,周行四海如萍蓬。
猛闻君侯富道义,浩然养就如婴童。笔端五色藻造化,经纶事业罗心胸。
扬清激浊出天性,英声不减狄梁公。一节直走汝水上,回首弊帚香炉峰。
徘徊一月不及见,痴坐掩扃知命穷。霜清昨夜兴飘忽,匡山落我清梦中。
吾身去住本无系,便欲登舟而向东。再惟君侯未我识,恨遗他日山水重。
作诗愿见亦不恶,谷风从虎云从龙。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