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燕山亭·幽梦初回

宋代张鎡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竹槛气寒,莼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无绪。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
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犀奁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留住。直到老、不教归去。
恋情 写景 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幽谧的梦境中初醒,空中密布的阴云尚未散开,拂晓的曙光催落一阵疏雨。竹栏上寒气漫溢,花圃里风声摇曵,一条新淌的绿溪暗暗通向南浦。寂寥的路上杳无行人,只看到回廊上半扇敞开着的窗户。我心绪繁杂,徒然地极目伫望,天边云霞瑰丽如梦,而我空有相思书信也无处相寄。
踏过点缀着星星点点苍翠苔藓的小径,追忆着旧日游赏的踪迹。思念起曾经与她荡戏秋千的时光,芳柱上彩绳空自摇曵。犀角帷帘松散地挽起,凤枕上云梦孤栖,在这样寂寥的情境下,她也应当久久地伫立,默默地遥怀着昔日情意罢?怎样才能等到她回到我的身旁,在小小堂屋深处,嗅闻花香如雾气缭绕,芳馥迷离。那时我一定会留住她,相守到老,不再分离。

赏析

  本篇为抒写相思离情之词。题材陈旧,选用的意象也很传统,称不上名作精品,但从对本词的分析中,却能看出南宋密丽一派的长调在意象营构上的普遍特点。一是意象更为密集。表现在全词,不再是简单的上片景下片情,或上片情下片景,却往往以景代情,景中寓情;表现在词句中,不是一句一象,而是一句多象。二是意象更加精细。每个形象的中心词前面常用另一个词来修饰。这些修饰词往往来自作者对景物的敏锐感受,从中可以窥见主人公内心颤动着的深沉情思。三是意象更有层次。密集、精细容易“质实”而“凝涩晦味”,故需要恰当的层次节奏使其具有流美之感。本词从起处“幽梦”、“重阴”的抑郁,到结处自立盟誓式的率直,情感体现出一种向外扩张的趋势,与之相适应,句式往往是先短后长,使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十首 其七

明代释函是

有客篮舆破早霜,寻僧访道意偏长。逢人但问葛洪子,觌面难酬粉署郎。

衰柳几时曾浅碧,寒花今日且深黄。青山白水看容易,猿叫阴风送夕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三

唐代姚合

微官如马足,祗是在泥尘。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

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早作归休计,深居养此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春歌

宋代耶律铸

朔风战野地擘裂,震匣瑶琴弦冻折。春风不意到人间,昨夜柳梢先漏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景定甲子夏五三日王希夷兄有弄璋之庆是时希

宋代金履祥

七日已叨汤饼客,几时亲赏宁馨儿。
有崇佛子于今见,王氏多佳自古寄。
培养庆源惟一善,流传家学有馀师。
异时才气须名世,莫负先生卿相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薄命

明代赵迪

妾命薄如秋叶叶,薄从风胜如妾妾。薄此身何所依叶,薄常趁风中飞妾。

薄命如秋影影瘦,伶俜月中冷妾身。强在如影轻影轻,犹得随月行良人。

远戍交河北,堂上姑嫜发应白。鬻钗剪发奉甘旨,夜制寒衣寄万里。

妾命强存不,如死妾命薄。何太恶容华,暗向菱花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怀呈竹士

清代金逸

拾扇烦躬曲,招凉共息机。窗坳云细入,帘启燕争飞。

久病谙诸药,安贫守故衣。百年何所愿,生死只同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端午帖子·皇帝阁

宋代周必大

暑衣先进圣皇宫,时服分颁百执同。
惟有清躬衣浣濯,更令蚕织被华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 和元遗山六首

元代王奕

壮哉景陵宫,龟屃极神猛。洪惟大庭库,制度合雄骋。

圣世尚封崇,功拟天地并。中天怪事发,灵长转俄顷。

我登望岳台,一慨心自领。涿鹿策奇勋,自谓出天幸。

大运旋丸棋,捧首归旧鼎。富贵积金台,础砾掩营屏。

倘无六籍在,讵免胥狒犷。下土位人上,奈何不深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