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217篇诗文古寺石亭阴,一泓乃幽旨。皓月光与涵,清风澹相倚。
渠汲鸣辘轳,摇湛自澄止。厥称曰廉泉,嘉名世所异。
廉贪各有受,此泉原无己。廉固非所钦,贪亦何足耻。
不易夷齐心,岂洗盗蹠耳。涓涓惟自知,消息绝终始。
临流发浩叹,相怜独我尔。
将军昔从布衣起,便欲赌命报天子。里中父老得开颜,刺虎斩蛟良细事。
几年汗马鏖战尘,君门九重谁得陈。羽檄飞云白日暮,牙旂捲雨沧江昏。
中书大臣拥貔虎,吐气如云盖南土。豫章城头鸣老鸦,匹马夜出杉关去。
楚山苍苍楚水清,草莽之臣何重轻?但得严君脱虎口,皇天后土相知心。
谁想长材不终弃,控抟造化真儿戏。东邻早结丞相欢,种瓜不到青门地。
君家屋前山水幽,正好归来寻旧游。座上衣冠戏綵日,窗前灯火读书秋。
我欲从君语畴昔,悠悠世事嗟何及。沧波东逝鱼西飞,独振布袍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