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唐代温庭筠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秋天 月夜 少女 孤独 感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池中水波平如镜子,映照着夜空中的一轮秋月,月光皎洁如雪。正是采莲的时节,那采莲的少女,红粉盛妆却只能空对着寒冷的水波,不由感到万分惆怅。她人在采莲,心中却思量着远方的情郎,愁思难解,黯然神伤。

注释
镜水:平静明净的水。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凡造物南水土,故江东官纱绫、官纸者,镜水之故也。”
小娘:此指采莲的少女。红粉:女子化妆所用的胭脂和铅粉,这里指妆扮得十分美丽的少女面庞。寒浪:寒凉的水波。
思惟:思量,思念。《汉书·张汤传》:“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

参考资料:

1、 高峰.《温庭筠 韦庄集》:凤凰出版社,2013年:第138页
2、 赵崇祚.花间集 插图本: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第53页

鉴赏

  这首词开头“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描写秋天夜色,皎洁明媚的月光,倾泻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好像洁白的雪。点出时间是秋天的一个月色明媚的晚上——一个良辰。并以秋月之景,渲染出一种浪漫的气氛:有良辰必有美景。“采莲时”,点出了人物活动的地点。这个活动地点是个很重要的背景。因为在南方采莲季节常常包含着男女表达爱情的活动,是一个很浪漫的季节。只有交待出这一场所,才能更好的展开下文,也算是一种铺垫。这样才能使下文的意境更充实,更易理解,更易把握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小娘红粉对寒浪”,“小娘”是指采莲女,诗中的女主人公。“红粉”,是说采莲女正值青春妙龄,打扮的十分美丽,楚楚动人。“红粉”两字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了采莲女的外貌特征也体现出一种

  

创作背景

  清晨,采莲时候,采莲少女红润的粉面,影照在清冷明彻的镜水之上,词人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 林兆祥.《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0页

鉴赏二

  此词抒写少女月夜采莲的惆怅。头两句八字缀时间景物:秋水,秋夜,秋月,水平如镜,月光如雪,构成了一幅秋夜月色雪景图。与此同时采莲常常蕴含着男女情爱意旨的表达,南朝乐府民歌《两洲曲》中即云:“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女子爱恋情郎的心清澈如水、热情似火,显得格外纯真、赤诚。另如晚唐皇甫松的《采莲子》词:“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情窦初开的采莲少女被岸上的英俊少年迷住了,爱情的火焰悄悄燃起。她下意识地抛出一颗莲子、一颗少女初恋的心。所以,这里的采莲活动也隐含着对情爱的渴望和追求。作品善于捕捉采莲女子一瞬间的情感:她面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4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晓南薰亭望隔江群峰初日宛然如画不知兴之所至斐然成章

明代蓝智

扶桑西南丹桂林,初日照耀群峰青。琅玕坠落天杳杳,芙蓉隔水秋冥冥。

我骑瘦马踏残雨,乘凉晏坐南薰亭。是时烛龙吐光晶,倒景正挂双玉屏。

祥烟庆云忽飞动,翠旌羽盖抟紫清。恍如仙人下云軿,金银宫阙罗蓬瀛。

丹青疑对李郭画,诡怪莫测山海经。江波荡漾洲渚横,时有鸟雀啁啾鸣。

西山爽气生檐楹,毛发飒飒通神灵。重华一去呼不返,疑山九点浮青萍。

黄帝垂衣静四溟,杲杲白日中天行。湘江之竹鸾凤声,吹作箫韶咏太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芹芽

明代徐渭

青春曲水湄,芹吐小芽滋。在野未堪摘,献君知几时。

暖风来燕子,寒食伴棠梨。一夜休教老,留尖煮鲙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戴静庵画三首 其一

明代张宁

金鳌玉龙蟠作堆,老树屈铁泉鸣雷。舟轻水急云荡漾,彷佛使槎天上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杂书 其二

明代顾清

日日花枝上,新声变转娇。何如逐鸣凤,天上协箫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木幽禽

明代曹义

落叶平林远墅空,疏篁枯木自成丛。不知何处飞来鸟,独立人呼十二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兴杂诗

清代袁枚

小步闲拖六尺藤,空山来往健如僧。
栽花忙处儿呼饭,夜读深时妾屏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十八

宋代李之仪

朝衣行市头颅落,六印垂腰手足分。旋煮河豚加鲚脍,争如閒处醉醺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冈山树色

清代朱仕玠

海边岛树自敷荣,根浸沧溟荫愈清。高干排云涵蜃气,疏枝漏月送猿声。

寔殊华夏何曾见,种别图经不解名。极目遥天青未了,长年迢递送人行。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