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每划一下桨时就发出轧轧的轻响,船下小溪水波荡漾。吴苑东边那荒芜的绿野上,烟雾漫地而起。
水流清澈见底,美丽的莲花和娇媚的人脸两两相对,水平如镜,清清水里映出了那因愁而红的脸。
在那岸边的大堤上骑着白马手持金鞭的少年啊,太阳即将西下已近黄昏,西江可是风浪很大的呀。
看那片荷叶上沾着一滴露珠,就好似骊珠一样,虽然这露珠不是真圆,但它也在那里摇摆晃荡着。
注释
莲浦:种有莲花的水口。
鸣桡(ráo):谓开船。唐杜甫《奉送崔都水翁下峡》诗:“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仇兆鳌注:“桡,短棹
参考资料:
乐府诗始于汉武帝。当时有太乐、乐府二署,分别掌管雅乐和俗乐。雅乐是郊庙之乐,主要用于祭祀;俗乐是乐府机关采集的各地的风谣,以及部份文人的创作,主要是用来供奉封建王朝的帝王和贵族们作歌舞娱乐之用。《莲浦谣》属于俗乐,但是如果同《乐府诗集》中他人的《采莲曲》相比,它有深意得多。
这首诗虽只八句,而且只限于粉沫莲女在摇船这一简单的情节上,然而由于诗人巧妙地融情入景,遂使这短短的八句诗,却写出了感时、伤己、怀人、惜志等多层意思,沉郁含蓄,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诗以采莲女在溪水上划着小船出现开始。开头的“鸣桡”二字就规定了这划起桨来轧轧作响的船,只能是渔户用的白木划子,而不是轻柔的画舫。摇船的人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429篇诗文
桂枻兮兰舟,去景兮悠悠。维赤岸兮裴回,眷丹阳兮夷犹。
中肠郁结兮神情惝恍,思夫君兮聊淹留。浮涔江兮放于沱汉,泛沦漪兮极其汗漫。
怅始异而终同兮匪它,回波澜兮顾复之岂远。婉清扬兮采莲女,要美人兮北渚。
㩜芳蘅与若英兮备杂菜之芬馨,将日昃之与期兮指潜波而为盟。
羲和晻曀其西入兮暮云合而美人不见,怨芳心兮泣蘪芜余以衍。
秋风起兮飙飗萧索,幽兰秀兮芙蓉乱落。感北江之东注兮溯洄之宛宛,羌顺天而不极兮荡波之有沔。
鸣鸠雨而逐妇兮言归以霁,动人情兮吊孤影而零涕。
去灵脩而自放兮余心不忍,回素首而不见其形兮于斯焉其逾逝。
乱曰:冶余容兮安闲自喜,荪窈窕而不我嘉兮何以。
苟承恩之不在貌兮苍天谓何,分此生兮已矣。
道州固伤时,晚岁吾山溪。彼物何曾争,我自分两畦。
宣州绝代贤,雅志苏群黎。胸次包峥嵘,不肯去角圭。
何从得漫名,正恐亦偶题。渺观身世空,万境俱一齐。
浪云出处殊,不悟东自西。向来功名辙,复入山水蹊。
公今持左符,早晚朝金闺。生贤出世间,渠能绝攀跻。
要须了此心,泛应忘高低。昔我盖已漫,今我亦非迷。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