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国谣·双脸

唐代温庭筠

双脸,小凤战蓖金飐艳。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帷斜掩,露珠清晓簟,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写人 女子 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啊!多么漂亮的脸蛋啊!饰有彩凤的小篦子别在头上,闪着金光。她穿着旧日的舞衣,因风停息舞衣若无力般地下垂着,青白色与浅蓝色互相掩映。
锦绣的帷帐半掩着门窗,窗外的露珠使簟席更觉得清凉。她仍然戴着红心黄蕊色的花靥,眉间涂的黛色如两条远山。

注释
⑴归国遥:词牌名,又作“归国谣”。
⑵“双脸”二句:写头面形象。双脸:两鬓。篦(bì):梳头的工具,比梳子齿密。小凤战蓖:精细的彩凤绘在蓖子之上。战蓖,即蓖子,疑是如蓖子形的首饰。《花间集》“战篦”连用二次,均见温词中,双音词。金飐(zhǎn)艳:金光闪闪,艳丽

赏析

  这首词与《归国遥·香玉》一样,也是写美女形象的,两阕的表现手法也一致。只是《归国遥·香玉》写的是春天,而《归国遥·双脸》写的是秋天。 第一句:“双脸。”人们看一个女子,大约首先都是看她的脸。而这一眼就美得人惊讶。只此二字,竟来不及仔细地形容。固然这是词律的要求,但他妙就妙在他的选字。手法虽相同,但在具体的写法上,却又和《归国遥·香玉》有异。那阕是首先写对她的总体的感觉,而这里则是先着眼于脸这一点。这就是大家的手笔,绝不重复自己。

  第二句由脸而及首饰。而将第三四两句合写服饰。又与《归国遥·香玉》有别。首饰和那阕的一样,故较为简单,这次头上的凤钗不是玉而是金的,自然凤口中也衔着宝石的流苏;它在头上不停地颤动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4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苏州教授钱宏甫二首 其一

明代顾璘

传道青鞋入旧京,乱山何处觅经行。因君却梦西湖色,一夜垂杨满目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通判挽词

宋代楼钥

一死交情见,乡评重此翁。
素车奔夕梦,绣被落天风。
身任朋僚责,心忘尺雨功。
毋书卓行传,非介亦非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双岩堂

宋代李庚

吾州山水窟,城郭拥寒绿。
戢戢群峰间,峙此一双玉。
相对如佳宾,可敬不可渎。
空翠扑衣裳,夜来雨新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步虚词四首 其一

明代陆深

晴日暖风吹紫霞,西岩开遍碧桃花。仙家只住岩西畔,水水山山遮又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庐墓卷为惟则轩赋

明代庄昶

庐墓圣贤中道否,而今庐墓却称公。百年自尽亲丧里,万事还堪义起中。

此论宰予言果谬,当年子贡意何穷。平生大记成虚读,敢向人前说异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吴惟毅宰嘉鱼

明代欧大任

三江吴季子,列宿汉诸郎。手版犹趋府,弦琴不下堂。

龟湖黄稻熟,丙穴白鱼香。楚策应书最,归来谒建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江南

清代贺双卿

人不见,相见是还非。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无泪可沾衣。

山远夕阳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琉璃瓶歌赠晁二

宋代张耒

火维荒茫地轴倾,下有积水潜鲲鲸。鳌身翻澜山为崩,金乌下啄狞龙腾。

狂须奇鬣万族朋,巨神日月双手擎。夸娥愁思乌戢翎,老鱼战死风雨腥。

长彗下扫千里惊,浅洲一席块为城。蛮儿夷女奇弁缨。

大舶映天日百程,怒帆吼风战飞鹏。舟中之人怪眉睛,兽肌鸟舌髻翘撑。

万金明珠络如绳,白衣夜明非缟缯。以有易无百货倾,室中开橐光出楹。

非石非玉色绀青,昆吾宝铁雕春冰。表里洞彻中虚明,宛然而深是为瓶。

补陀真人一铢衣,攀膝燕坐花雨飞。兜罗宝手亲挈携,杨枝取露救渴饥。

海师跪请颡有胝,番禺宝市无光辉。流传人间入吾手,包以百袭吴绵厚。

择人而归今子授。烂然光辉子文章,清明无垢君肺肠。

比君之德君勿忘,与君同升白玉堂。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