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隋堤怀古

唐代张祜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鉴赏

  诗人张祜立足现实寄寓兴亡感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对百姓的深深同情和关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何焯曾评论李商隐《隋宫》其二“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说“借锦帆事点化,得水陆绎骚,民不堪命之状,如在目前。”此一评论用于评论张祜《隋堤怀古》同样准确,切中肯綮。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深藏而愈显。由此看来,张祜不仅仅对历史的兴亡特别关注,也不仅仅只有对现实的担忧,更有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他面对遗址陈迹不只是慨叹惋惜,也不只是追悼责备,更多的是面对现实,“以史为镜”照出当朝的一些社会政治状况,并为当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灭亡的深渊而忧心忡忡,表现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批判精神。   

参考资料:

张祜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3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华清宫四首 其三

唐代吴融

上皇銮辂重巡游,雨泪无言独倚楼。惆怅眼前多少事,落花明月满宫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鲁直有食甘念慈母衣绽怀孟光之句用为韵作五作以寄旅怀 其一

宋代程俱

据梧不必席,裹趼不必舄。饥来太仓陈,饱胜列鼎食。

愿言伏嵁岩,保此稼穑甘。正使能已百,宁当笼暮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智海修六若惺三上人过访同赋得风雨亦来过

明代陈子壮

独坐千林色,堂虚小景偏。冲泥今雨兴,剪烛故人缘。

是否龙听法,依稀鸟弄烟。三湘图画里,看竹更天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僧舍访吕隐君为学上人题墨竹

明代高启

山房竹雨过,帘影霭春云。
得与幽人会,何殊见此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祝禧寺群公游集二首 其一

明代顾璘

桐馆延高驾,霞门集绣裳。山深寒隐日,松老翠含霜。

共洽壶觞兴,仍探翰墨场。临风意披豁,飞镝试穿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韬甫同年

清代王仁堪

矫若金羁脱玉骢,惊人还我气如虹。谁知旌旆悠扬意,转在车箱闭置中。

肺渴更无千丈露,步虚饶有五更风。玉梅不道过三九,一夕清尊未许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正父游榕溪韵

宋代张栻

隔岸高低露碧山,眼明使作故园看。
直从榕影度轻舫,更傍溪光抚曲栏。
鸿雁来希空怅望,梅花开早未初寒。
喜君万里同情话,明月清风足佐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兴

宋代宋祁

不学诗书君勿嗤,人间情伪古难知。
第看陵麦青青句,尽是当年发冢词。
张祜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