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从去年开始落一个牙齿,今年又落了一个。
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落势还不会停止。
留存着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
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
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耽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
因此,每一颗牙齿将落的时候,常觉得中心懔懔。
歪斜颠倒,既妨碍咬嚼,又不敢用水漱口。
可是它终究还是舍弃我而落下了,这时我的情绪好比崩塌了一座山似的。
近来已经对于落掉牙齿习熟了,落一个,也不过和上一个差不多。
现在还留馀二十多个,也有了思想准备,知道它
参考资料:
这首诗完全不用一般人所熟习的诗的修辞。除了押韵和五言句这两个诗的特征之外,可以说全是散文的表现法。因此,讲这首诗一点也不费力,思想段落仍是四句一绝,我们现在把它译成散文:第一绝说:从去年开始落一个牙齿,今年又落了一个,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落势还不会停止。牙与齿虽然有一点区别,但这里是互文同义。第二绝和第三绝说:“留存着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耽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因此,每一颗牙齿将落的时候,常觉得中心懔懔。第四绝描写将落的牙齿。歪斜颠倒,既妨碍咬嚼,又不敢用水漱口,可是它终究还是舍弃我而落下了。这时我的情绪好比崩塌了一座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惨月啼鹃,荒滩惊雁,四山恨匝低云。心指潜渊,银瓶问绝,夜寒流水无春。
戍笳吹断,叹钗钿、仓皇路尘。惊飙乱起,满地青枫,弥望秋磷。
谁知彳亍江漘。浊酒疏篷,细雨灯昏。幽壑难呼,空弹怨瑟,佩环何处归魂。
素波重照,剩双鬓、孤怀自温。楚招歌罢,千里蘼芜,都长愁根。
寄豪情、茫茫大地,商量遣兴何处。软红十丈徒纷扰,只合烟波同住。
心暇豫,趁一棹空濛,领略沧浪趣。漫斟绿醑。看青嶂重重,轻鸥片片,随着画桡去。
才人笔,幻出高人意绪。传来清境如许。春江匹练开怀抱,个是神仙伴侣。
尽延伫,十二万年间,几辈能容与。梦魂栩栩,想贺监当年,镜湖烟月,似向此中遇。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