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齿

唐代韩愈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
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
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
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
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
倘常岁一落,自足支两纪。
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
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
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
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
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
因歌遂成诗,时用诧妻子。
叙事 抒情 心情 思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去年开始落一个牙齿,今年又落了一个。
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落势还不会停止。
留存着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
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
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耽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
因此,每一颗牙齿将落的时候,常觉得中心懔懔。
歪斜颠倒,既妨碍咬嚼,又不敢用水漱口。
可是它终究还是舍弃我而落下了,这时我的情绪好比崩塌了一座山似的。
近来已经对于落掉牙齿习熟了,落一个,也不过和上一个差不多。
现在还留馀二十多个,也有了思想准备,知道它

创作背景

  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与崔群书》云:“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令据此诗曰:“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推断诗当写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公三十九岁。   

参考资料:

1、 张清华主编.韩愈诗文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08月:534

赏析

  这首诗完全不用一般人所熟习的诗的修辞。除了押韵和五言句这两个诗的特征之外,可以说全是散文的表现法。因此,讲这首诗一点也不费力,思想段落仍是四句一绝,我们现在把它译成散文:第一绝说:从去年开始落一个牙齿,今年又落了一个,不久便连续落了六七个,看来落势还不会停止。牙与齿虽然有一点区别,但这里是互文同义。第二绝和第三绝说:“留存着的牙齿都在动摇了,看来总要到落尽才完结,想当初落下第一个牙齿时,只觉得口中有了缺缝,怪羞人的。及至后来又落下两三个,才耽忧年寿衰老,恐怕快死了。因此,每一颗牙齿将落的时候,常觉得中心懔懔。第四绝描写将落的牙齿。歪斜颠倒,既妨碍咬嚼,又不敢用水漱口,可是它终究还是舍弃我而落下了。这时我的情绪好比崩塌了一座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德邵诗卷

宋代李正民

天涯几点四明山,万里沧溟去路难。春晚池塘空梦草,老来尘土倦弹冠。

文雄自可收三捷,诗好那能博一官。秋赋已闻丹诏下,九霄寥廓看鹏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言二首 其二

宋代汪炎昶

暮雨带云凄涩,归时不脱渔蓑。邻犬误疑客至,数声吠出烟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潘寰瀛明府

明代李之世

每到君庭日易曛,诗笺茶夹并芳尊。兰因入室堪为友,竹近穿阶又抱孙。

帐下童乌能授易,客来凡鸟敢题门。仍闻雅有閒功课,新注参同五万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侯六悼妾六首 其五

明代于慎行

颇怪春来胜赏稀,花时无绪掩重扉。知君半醉诗成后,泪落床头旧舞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庆春宫 高荼庵妇死于兵,作空江吊月图

清代蒋春霖

惨月啼鹃,荒滩惊雁,四山恨匝低云。心指潜渊,银瓶问绝,夜寒流水无春。

戍笳吹断,叹钗钿、仓皇路尘。惊飙乱起,满地青枫,弥望秋磷。

谁知彳亍江漘。浊酒疏篷,细雨灯昏。幽壑难呼,空弹怨瑟,佩环何处归魂。

素波重照,剩双鬓、孤怀自温。楚招歌罢,千里蘼芜,都长愁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 题周温甫烟波泛棹图

清代陈蕴莲

寄豪情、茫茫大地,商量遣兴何处。软红十丈徒纷扰,只合烟波同住。

心暇豫,趁一棹空濛,领略沧浪趣。漫斟绿醑。看青嶂重重,轻鸥片片,随着画桡去。

才人笔,幻出高人意绪。传来清境如许。春江匹练开怀抱,个是神仙伴侣。

尽延伫,十二万年间,几辈能容与。梦魂栩栩,想贺监当年,镜湖烟月,似向此中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简林绍先诸友三首 其三

宋代俞德邻

载酒湖山忆盛年,可怜风物竟凄然。杜陵野老哭春日,空谷佳人倚暮天。

禾黍离离迷故国,旌旗杳杳遍南偏。虎皮何日包弓矢,老为羲皇受一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诸子欲再质卞氏宅

宋代苏辙

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
卞氏昔冠冕,子孙今萧然。
愿以栋宇余,救此朝夕悬。
顾我亦何有,较子差尚贤。
倾囊不复惜,扫地幸见捐。
南邻隔短墙,两孙存故廛。
松竹手自种,风霜岁逾坚。
幽花乱蜂蝶,古木嘶蜩蝉。
垂阴可数亩,成功几百年。
人心苦无厌,隐居恨未圆。
得之苟有命,老矣聊息肩。
畚土填隙穴,结茅苴漏穿。
粗尔容偃息,岂复求华鲜。
西归信已乎,永杂孙陈编。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