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城上

唐代李商隐

有客虚投笔,无憀独上城。
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
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
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
伤怀 抒情 愁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虽然已经从军入幕也只是徒劳无为,生活是这般无聊,我只有独自登上高城。
看沙洲上的禽鸟因失去伴侣而翘首远望,江边的树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的阴影。
边境的征伐一直拖延未能取胜,可繁重的军需赋税已把地方榨得民穷财尽。
唉,可叹那贾谊空有游刃有余的韬略,纵然成天作赋论兵也不过是虚度光阴。

注释
有客:诗人在郑亚幕府充任幕僚,故自称“有客”。虚:徒劳,枉自,白白地。投笔:投笔从戎的省语。
无憀(liáo):即无聊,空虚、无所依托的样子。
沙禽:停留在沙洲上的水鸟。

创作背景

  《城上》是诗人随郑亚到桂林任职,初年登楼望远触景伤怀之作。随郑亚到桂州,是诗人远离长安从此开始天涯漂泊的时期,他的目标是想有所作为再返回长安任职,但是实际上幻想全被现实击碎,来到僻远的桂林,作为一个幕僚,还是无所事事,于是写下这首诗吐露心中的愁郁。   

参考资料:

1、 李淼著.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12:第257页

赏析

  首联“有客虚投笔,无憀独上城”感叹自己无所事事,因“上城”远眺,拟消散心中之“无憀”。“虚”字极佳,将投笔从戎的心事勾起。“独”字传神,万般无奈独上城楼。

  颔联“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写望中景色,失伴的鸟,树木在云彩掩映下留下淡淡暗影,景语即情语,这些景色是凄清空落的,这一切也压在诗人的心头。

  颈联“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由景物转入议论时事,诗人慨叹讨寇不力而军需赋税苛繁弄得民穷财尽。就算目睹国势动乱,自己纵有韬略,也不过是虚度光阴。国事维艰,这一联给读者以喘不过气来的重压。

  尾联“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宕开一笔,只言才智足以匡国的贾谊被弃之不用。由此上溯首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双树

宋代刘子翚

猗猗映门树,团团若双盖。
微风薄层霄,仿佛斗清籁。
逍遥步其下,秀色吾所爱。
秋来霜叶红,飘落不相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理葡萄

明代徐渭

去冬雪作殃,无物不冻死。橘柚断衢州,松柏亦多痹。

园有月支藤,盘屈四五咫。结实苦不多,一斛有馀委。

迨其堪落时,丸九挂珰水。一日十挈竿,与鸟争啖舐。

将以馈邻翁,窃恐哂微细。欲以付果坊,不足一餐费。

幽之瓶盎间,浆溃败其脆。渴夜艰茶汤,暂可灌消肺。

比者理旧须,应手落枯瘁。及至更提携,僵挭忽断碎。

如人两手足,而痿其一臂。支干既以孤,收穫焉可倍。

夏景苦桑榆,聊以障西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张穆画鹰

明代魏际瑞

为见宣和笔,因怀子美诗。英雄今属汝,神骏想当时。

枯树风霜饱,平原雉兔肥。画中犹矫顾,不肯立垂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还山留别仲交作

明代张之象

相期意气欲凌虚,旅舍春风厌索居。
末路但存三寸舌,明时不用百家书。
昆丘窈窕思栖鹤,谷水清泠忆钓鱼。
日暮干将抛酒市,生平结客似专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郭广文之南康

明代胡应麟

射策时方弃,明经路未穷。衙斋飞瀑底,驿路乱山中。

赤叶明枫树,黄花绽菊丛。琵琶亭上雨,秋色正连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梁舍人奉使还岭南

明代王世贞

珂声历落散金铺,曙色南分一宿孤。客到羊城元奉使,歌从凤沼有将雏。

梅花寄远罗浮玉,诗草行装合浦珠。闻道伯鸾新冢就,可能相为附生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题山水画册

清代张远

烟岚浓冷雨初晴,人在翠微深处行。云气湿衣风透骨,隔林犹听乱泉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景 乞巧文

宋代刘辰翁

能拙吾无比,高灵昔有闻。不知天下巧,乞以世间文。

果列空庭露,香浮入汉云。天孙何冉冉,柳子盖云云。

有说能要我,无才可赠君。绛衣持节后,穷达竟何分。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