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唐代李邕

传闻银汉支机石,复见金舆出紫微。织女桥边乌鹊起,
仙人楼上凤凰飞。流风入座飘歌扇,瀑水侵阶溅舞衣。
今日还同犯牛斗,乘槎共逐海潮归。
李邕

李邕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 1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应诏燕曲水作诗

南北朝颜延之

道隐未形,治彰既乱。帝迹悬衡,皇流共贯。惟王创物,永锡洪算。

仁固开周,义高登汉。

祚融世哲,业光列圣。太上正位,天临海镜。制以化裁,树之形性。

惠浸萌生,信及翔泳。

崇虚非徵,积实莫尚。岂伊人和,寔灵所贶。日完其朔,月不掩望。

航琛越水,辇赆逾嶂。

帝体丽明,仪辰作贰。君彼东朝,金昭玉粹。德有润身,礼不愆器。

柔中渊映,芳猷兰秘。

昔在文昭,今惟武穆。于赫王宰,方旦居叔。有睟睿蕃,爰履奠牧。

宁极和钧,屏京维服。

朏魄双交,月气参变。开荣洒泽,舒虹烁电。化际无间,皇情爰眷。

伊思镐饮,每惟洛宴。

郊饯有坛,君举有礼。幕帷兰甸,画流高陛。分庭荐乐,析波浮醴。

豫同夏谚,事兼出济。

仰阅丰施,降惟微物。三妨储隶,五尘朝黻。途泰命屯,恩充报屈。

有悔可悛,滞瑕难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雨

明代蓝智

林雨秋逾润,川云晚更停。远峰明白塔,古木暗苍屏。

野老营茅栋,山僧寄茯苓。干将尘土蚀,犹有气冲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江山陈仲晋

明代王恭

墨绶新悬鬓己皤,宦游西上易蹉跎。青山竟掩孤坟在,浮世仍传并秀多。

门柳不堪愁里赋,琴台谁忍醒时过。愧无公子鱼肠剑,挂向空林野树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别刘宪副

明代符锡

美人长望天西头,邂逅城南苑树秋。月傍玉楼欣共赏,花明春寺阻同游。

草堂风韵还巴国,铜柱提封自益州。不用路岐挥涕别,文章端合赞皇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正月四日始出赴黄子之宴南邻何仪宾以美醪助杯即席口占

明代李梦阳

杜门常日追游少,新岁初筵独诣君。幸有邻家能过酒,况多宾客善论文。

楼台霁日斜含雪,竹树和烟暮阁云。入夜不归双烛秉,近尊犹喜落梅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伯父工部见庆尘忝之什

宋代葛立方

江夏无双旧姓黄,末科容我出寒乡。
人间学子垂垂老,天上丹枝恰恰芳。
避地本安元结洞,拥书犹记赞公房。
岂知今世持衡者,不听更筹听织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月六日湖上晚归初见荷 其二

宋代周紫芝

毵毵烟柳谁家树,拍拍西湖尽日风。和靖宅边山雨急,苏公堤下藕花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总司牛宴郑都司以所知徐总制诗见示因次其韵 其二

元代凌云翰

水晶帘捲午风凉,薝卜花开树树香。独有总成偏好客,拟倾江海入壶觞。

李邕

李邕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