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伤温德彝 / 伤边将

唐代温庭筠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过去,外族侵略者武装侵犯北方,攻到榆关边塞时,被龙城飞将军李广打得一败涂地,只剩几个人、几匹马逃回去了。
李广有这么大的功劳,但没有得到应得的封爵;而那些无德无才的人,不但被封侯,而且死后还给建立了高大的坟墓。

注释
温德彝:唐文宗时大将,曾任河中都将、天德军使等职。
戎虏:指武装的外族侵略者。榆关:古代有两处,一在今河南中牟县南,一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之山海关。此处借代边塞重镇。
败:一本作“破”。龙城:在今河北长垣南,是汉时匈奴神圣要地,匈奴于岁五月在此大会各部酋长祭其祖先、天地、鬼神。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感叹温德彝的有功无赏而作的。温德彝于大和四年(830年)任河中都将,从诸道兵出征蛮戎,返途又从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温造平息兴元军叛乱。此诗疑作于此时。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625-626

赏析

  这首诗题为《伤温德彝》,中心在一个“伤”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将官温德彝有功而未得封侯一事,借汉代大将军李广的命运作比,对唐代统治阶级的赏罚不明,埋没有人才,进行了大胆的讽刺。

  诗人先濡毫大书边将温德彝的卓著功勋:“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古代泛称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为戎,戎虏乃对其蔑称。史载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卫青麾军直驱龙城,获首虏七百级。多用典故,借古讽今是此诗的特色,诗中名物事迹皆不可拘泥字面,“一败龙城”喻称边将大获全胜。此两句从“戎虏”的“犯”,写到“戎虏”的“还”,虽然将军的战绩只字未提,但将军的卓著战功已经写出。两句以夸张的笔墨、雄豪的气势,赞颂边将温德彝面对戎虏的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4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琴

唐代苏替

弦中恨起湘山远,指下情多楚峡流。危槛曲终云影曙,高楼风定烛光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中柳 黄莺

清代严绳孙

细柳拖烟,织就乱丝多少。怪掷处、金梭偏小。一枝飞绕。

数声啼了。涩新簧、薄寒犹峭。

娇音断续,短梦绿窗惊晓。弄春阴、翠翻红笑。曲池人悄。

落花风袅。又衔来、一番残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叶经历水北山居

元代贝琼

地接天台胜,山围雁荡高。诗人同谢眺,羽客见卢敖。

树色分厓翠,江声应海涛。何年此栖托,莲叶好时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王允宁用旧赠韵

明代王立道

忆昨趋金马,承恩共一时。君今卧西华,我亦恋南枝。

永念关中使,多传别后诗。燕云犹自隔,吴苑倍相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德安道中

明代李舜臣

蔓草垂藤引使车,石田流水带人居。清秋不落丹岩树,薄午方缘白石渠。

谷口鱼梁旌旆转,山中萝径牧樵馀。为应问俗迟迟去,才可尘烦渐渐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庚辰除夕西斋独坐阅壁间王孟端画竹自题洪武丁丒岁除夜作抵今一百二十四除夕矣感而有作

明代文徵明

醉墨淋漓玉两株,澹痕依约两行书。不知丁丒人何在,忽把屠苏岁又除。

凉影拂墙烧烛短,清声入夜听窗虚。不辞霜鬓萧疏甚,已有春风绕敝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送欧员外

明代张宁

越水吴山近寂寥,秋来到处动歌谣。司徒乡土簪缨表,科甲文章锦绣标。

千里星霜劳使节,九重雨露下宸霄。元功自有玄圭锡,好副民风十二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汴河解冻郭公域将行以诗奉寄

宋代黄裳

霜华一望银河道,闻说行舻犹未果。清旸想快东去情,未斩凝冰已先破。

东邻空忆樽前佐,为谁更把金卮倒。汾阳远裔今有人,不见纤尘落幽抱。

画梁燕子趁时归,故园莫放春光老。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